Mercurial > hg > extraction-interface
diff interface/parsing_files/6300_2013_09_05_22_29_37.txt @ 0:b12c99b7c3f0
commit for previous development
author | Zoe Hong <zhong@mpiwg-berlin.mpg.de> |
---|---|
date | Mon, 19 Jan 2015 17:13:49 +0100 |
parents | |
children |
line wrap: on
line diff
--- /dev/null Thu Jan 01 00:00:00 1970 +0000 +++ b/interface/parsing_files/6300_2013_09_05_22_29_37.txt Mon Jan 19 17:13:49 2015 +0100 @@ -0,0 +1,318 @@ +【354】 秩官志 職官 +〈知縣〉 +〈明〉 +〈萬 厯〉 +<person>黄如桂</person> 楊志作家桂湖廣江夏人 初建縣 +<person>蔡思績</person> 湖廣襄陽人 選貢 +<person>熊以登</person> 四川廣 安人 +<person>楊士彦</person> 雲南人 歳貢 +<person>于先甲</person> 雲南楚雄人首 議建學 +【355】 +<person>傅作相</person> 湖廣蘄州人 力請建學 +<person>儲至謀</person> 湖廣靖州人殉難 事蹟列各宦 +<person>屠明弼</person> 浙江秀 水人 +<person>成正化</person> 湖廣興 國人 +<person>倪斯芫</person> 四川重 慶人 +<person>陳 璲</person> 雲南江川人陞 貴陽同知 +<person>康黄生</person> 湖廣衡 山人 +<person>李瓊林</person> 雲南人 +<person>吳邦甯</person> 雲南人 +【356】 +<person>崔維坤</person> 四川順 慶人 +<person>阮文曾</person> 四川富順人 考楊志補入 +<person>向文煥</person> 湖廣黔陽人 考楊志補入 +〈國朝〉 +〈順 治〉 +<person>温汝珍</person> 山西代 州人 +<person>文宗騫</person> 廣西鬱 林人 +〈康 熙〉 +<person>張天敘</person> 福建莆 田人 +<person>張日星</person> 廣東樂 昌人 +<person>華 善</person> 滿洲人 +【357】 +<person>楊玉柱</person> 字石宦陝西鞏昌府階州人康熙二十二 年癸亥奉 恩詔免徵秋冬錢糧二十 三年甲子免徵春夏錢糧二十四年乙丑 裁免協夫二十五年冬歛奉 上諭免 征未完各項錢糧二十六年丁卯各項錢 糧盡行蠲免又於二十三年奉 旨修 一統志補修 縣志 +<person>許鍾英</person> 程鄉人 舉人 +<person>林起元</person> 上元吏 員 +<person>鄭仲謀</person> 晉江舉 人 +<person>姚 鈴</person> 桐城監 生 +<person>楊進修</person> 廣東舉 人 +【358】 +〈雍 正〉 +<person>唐 椿</person> 臨桂副 榜 +<person>李奕烈</person> 德州歳 貢 +<person>周登鰲</person> 河間歳 貢 +〈乾 隆〉 +<person>胡 錦</person> 湖廣舉人 以上載通志楊志自乾隆戊 午後歴嘉慶至道光初年均失考 +<person>仇效忠</person> +<person>白 </person> +<person>魏 鈞</person> +<person>董 澤</person> 以上失考 +<person>李亨謙</person> 北直人嘉慶進士咸安宫教習道光庚寅 授事 +【359】 +<person>劉宇昌</person> 四川璧山人翰林院 庶吉士丁酉授縣事 +<person>甘雨施</person> 四川嘉定舉人大挑 等戊戌授縣事重 修 聖宮 +<person>良汝琳</person> 陝西臨 洮人 +<person>霍宗光</person> 舉人 +<person>陶 </person> 失考 +<person>畢楚珍</person> 湖南舉人大 挑一等 +<person>董文炳</person> 四川灌縣人道光甲辰進士 丁未授縣事 +<person>黄 </person> 江蘇人 +<person>吳榮動</person> 由撫廵部 升署 +【360】 +<person>戴鹿芝</person> 浙江人道光甲辰進士 咸豐辛亥授縣事 +<person>林堯年</person> 福建舉人大挑一等 癸丑授縣事 +<person>張志紱</person> 湖北舉人由教官陞授 丙辰授縣事 +<person>廖遇春</person> 四川舉人咸豐戊午授縣事 己未任内失城 +<person>秦安慶</person> 號紫垣廣西桂林人庚申署縣事帶練營 城北龍塘力戰經歳備極勤勞 +<person>黄克鞏</person> 號恂齋四川人同治壬戌署縣事未赴任 寄居遵義城鈔錄湄潭丁糧册因得不失 +<person>羅億勳</person> 壬戌任縣事用木印寓馬 頭山數月解任 +<person>石 壎</person> 癸亥知縣事仍寓馬頭 山不久亦卸去 +<person>邵維新</person> 以平越州來如縣事數月兼攝綏陽縣事 視事甫三日吳逆率賊圍之次年三月城 【361】 䧟死 焉 +<person>張聰蘭</person> 安徽桐城人丙寅授縣事開章試於馬頭 山次年移行署永興場 +<person>唐成棨</person> 號戟門順天人丁卯授縣事行館仍設永 興戊辰湄邑肅清安插投誠復興學校建 議修城在任二年後陞黄平 知州未赴任卒於遵義 +<person>彭 城</person> 安徽人己巳 署縣事 +<person>李昶元</person> 號竺珊四川人咸豐丙辰進士庚午署縣 事督修城垣改建衙署課士興學布置居 多 +<person>周炳著</person> 湖南澧州舉人實授縣事辛未入城復修 城垣衙署給廪善生折兌丁糧九勤課士 +<person>陳其杰</person> 湖北利州人吏員 甲戌知縣事 +【362】 覺 羅 +<person>清安</person> 滿洲人乙亥 知縣事 +<person>曹昌祺</person> 湖南人翰林院庶吉事丙子 知縣事復修 聖宮書院 +<person>許國榮</person> 廣東香山人 丁丑署縣事 +<person>白之圭</person> 己卯署 縣事 +<person>周啟江</person> 四川人庚辰 實授縣事 +<person>劉文泰</person> 四川人壬午 署縣事 +<person>周啟江</person> 癸未復 任 +<person>胡 璧</person> 甲申署縣事初設南 北鄉會試賓興 +<person>扎克</person> 當荆州駐防人丙戌 阿實授縣事 +【363】 +<person>李應華</person> 福建進士庚寅 責授縣事 +<person>王人文</person> 雲南進士辛卯授縣事興學 造士撤稱賑荒頗多惠政 +<person>楊廷傑</person> 乙未署縣 事 +<person>李應華</person> 丙申復任 +<person>吳宗周</person> 雲南籍舉人大挑一等 丁酉授縣事補修縣志 +〈教官〉 +〈明〉 +<person>周之乾</person> 定番人設學 首任 +<person>姜相周</person> 威清人 +【364】 +<person>彭 汴</person> 湖廣城 步人 +<person>伍經文</person> 安莊人 +<person>吳 鋐</person> 都匀人 +<person>柴伯龍</person> 鎮遠人 +<person>李桂枝</person> 貴陽人 +<person>阮文曾</person> 陞湄知縣 +<person>王吉士</person> 四川安 告人 +<person>王瑞麟</person> 龍里人 +<person>鄭之玖</person> 廣安人 +【365】 +〈國朝〉 +<person>楊聲名</person> 遵義人 +<person>丘禾周</person> 新添人 +<person>張 瑋</person> 遼陽人 +<person>梅 鼐</person> 安順人 +<person>諶會明</person> 銅仁人 +<person>田起虬</person> 平溪人 +<person>方世達</person> 石阡人 +<person>白受釆</person> 舉人工詩道光 中年任 舊志 +【366】 +<person>陳 </person> 道光末年 訓導貢生 +<person>呂培元</person> 咸豐初年教諭 黔西人 +<person>李瓊林</person> 舉人 +<person>楊先?</person> 拔貢後點翰林 +〈同 治〉 +<person>陶燦然</person> 教諭 +<person>孔 </person> +<person>唐樹勛</person> 訓導 舉人 +<person>胡廷楨</person> 教諭 舉人 +<person>安登瀛</person> 訓導 +【367】 +<person>趙揚烋</person> 教諭貴陽 舉人 +〈光 緒〉 +<person>趙敦儒</person> 教諭黎 平人 +<person>敖宗俊</person> 訓導貴陽 人 +<person>陳金和</person> 訓導印江 人 +<person>李沐膏</person> 訓導 +<person>張星明</person> 訓導 +<person>魏嘉相</person> 訓導貴陽 人貢生 +<person>黄 明</person> 教諭安順 舉人 +<person>蕭森林</person> 訓導 +【368】 +<person>高 愷</person> 訓導貴陽 舉人 +<person>謝汝錕</person> 教諭仁懷 人 +<person>劉步雲</person> 教諭貴陽 人 +<person>文 明</person> 教諭貴陽 人 +〈典史〉 +〈明〉 +<person>陳秉鼐</person> 江西人 +<person>李世光</person> 雲有人 +<person>楊一乾</person> 雲南人 +【369】 +<person>許光祉</person> 浙江人 +<person>劉任鼎</person> 江西人陞思 南經厯 +〈國朝〉 +<person>鮑士英</person> 歙縣人 +<person>范一經</person> 浙江人 +<person>楊 宣</person> 字君召山東 武城人 以上載舊 志 +<person>王 </person> +<person>華 </person> +【370】 +<person>婁 奎</person> +<person>許保忠</person> +<person>胡 </person> +<person>廖沅江</person> 江西人 +<person>廖文光</person> +<person>馮 驥</person> +<person>周 霖</person> +<person>潘 </person> +<person>鄭敦厚</person> 四川人 +【371】 +<person>王金釗</person> 湖南人 +<person>劉樹謙</person> 湖南人 +<person>劉樹藻</person> 四川重慶人承辦清理絶產局己亥補修 縣志經費多所濟助 武職 把總 宋 +<person></person>吳 +譚 號秀山後改捐 雲南知縣 +朱雲山 四川人 +【372】 武職 +〈把總〉 前多失考 +〈宋〉 +<person>吳 </person> +<person>譚[T4]</person> 號秀山後改捐 雲南知縣 +<person>朱雲山</person> 四川人 +<person>徐炳揚</person> 四川叙州府人 +<person>劉連昭</person> 龍泉偏刀水人 +<person>李鳴山</person> 平越人 +【373】 +<person>徐炳揚</person> 復任殁 +<person>李鳴山</person> 復任 +<person>屈能興</person> 平越人 以下光緒三十一年補 +<person>甘培元</person> 省垣人 +【374】 光緒三十一年增補 +〈知縣〉 +<person>黄廷榘</person> 雲南人 [T4] [T4] [T4] [T4] +〈典史〉 +<person>劉助五</person> 四川人 +【375】 [T4] [T4] [T4] +〈教諭〉 +<person>張鴻逵</person> 清鎮人 +<person>王克慎</person> 平遠人 +〈訓導〉 +<person>何贊清</person> 開州人 [T4] [T4] +【376】 秩官志 名宦 +<person>劉冠南</person> 廬陵人舉人萬歴間知府修黄湄餘甕四 州縣城興學字民為開創良守 +<person>儲至謀</person> 靖州人萬歴間知縣事天啓元年藺州奢 寅叛土逆王倫從賊攻縣出戰屢敗遂自 焚見通志又父老相傳城陷墜南門城下 盡節邑人立祠南門外祀之至今猶然 +【377】 武備志叙 兵制 師旅攷 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湄雖僻陋武備可一日 弛哉詧通志湄於前代無可攷明萬歴平播建縣 始設城守兵八十名 國朝因之置汛隸平越營設分防把總一員兵六十 名視原額愈省也得勿以民多樸實地鮮險巇無 他慮乎然自天啟迄 國初亂者曡起至咸同間為尤甚非因兵戰力微不 +【378】 足懾羣醜歟我 朝 聖聖相承民知翊戴當大創後尙能收合餘燼聯衆守 土擾擾十載卒睹 昇平是荷鋤秉耒之夫皆致果效忠之士也作武備 志 +【379】 武備志 兵制 明 建湄之始設守備一員既而移駐印江其駐湄者 只城哨兵八十名統以把總轄於縣捕我 朝裁停請師取黔次年用兵於湄既平經略後標兵 駐防時僞甯國侯王友進投誠請就近安插湄潭 隨帶兵丁家口屯湄總督趙廵撫卞 題請以友進為總兵官右都督開鎮於湄分左右 +【380】 為兩營制兵一千二百名於丙午年友進奉文回 籍兵改歸黔西石阡 各 營 近係平越城守營弁目一 員隨帶家丁 多 少 不等每年輪班更換防駐 錄舊志 +【381】 武備志 師旅攷 明 有明以前遠不可稽已攷貴州通志湄為播州東 境之邊鄙自明萬歴土酋楊應龍謀不軌肆擾不 休屢撫屢叛乃於二十八年庚子命督臣李化龍 統八路兵往征之滅然後已湖廣一轅由偏橋 即 施 秉 進師分兩翼總兵陳璘由白泥 即餘 慶 副總兵陳 良玭由龍泉均取道湄潭奉督師令戰勿受降一 +【382】 時竄殺畧盡婦孺不留而苗民自此無遺種矣 摘 通 志增 省之 天啟元年辛酉簡州奢寅叛土逆王倫 相傳新里 地理壩人 從賊攻湄城知縣儲至謀率衆出戰屢為賊敗城 陷遂自焚後數日會勦擒倫斬於市 +<person>楊志</person> 按故者傳聞均稱墜城死知縣王人又爲豎碣 以誌之或者因自焚未死而更墜城歟 崇禎十五年壬午白遂教妖人黄邦民反圍城知 縣吳邦甯請將張星燄督兵單騎往斬之遂平 +<person>楊 志</person> +【383】 +<person>丁亥</person> 按此時未歸 國朝版圖 猶奉明桂王永歴在朔 土逆李應洪聚黨 稱叛知縣崔維坤以鄉兵擊之戰於虛閣 八景 之一 盡 殱其衆既而亂者四起湄遂大亂 +<person>楊志</person> 國朝 順治十六年己亥僞總兵馮天裕等攻陷湄潭城 又刼掠平越思南等處總兵官胡正茂李本深會 川兵勦平之 通志 康熙十二年癸亥冬吳王柱在滇叛僣稱僞號取 道於黔暴歛横徵一年兩次漬兵滋擾人民逃竄 +【384】 田土荒蕪十九年庚申冬大兵恢復小民漸次招 徠出水火而登袵席重沾 化日復覩 雍熙 +<person>楊志</person> 以上錄舊志 道光二十年庚子有劉義順者四川涪州鶴遊坪 人素習青蓮教兼挾幻術顛倒衆生來龍泉屬之 長連壩傳教蠱惑既多隱萌逆志將起釁謀忽洩 被有識者舉報僅緝其黨何公言傳啟華解省擬 +【385】 流劉得漏網遁回鶴遊坪仍傳其教倡亂甫一月 被川兵擊破其衆事遂定劉復漏網又遁轉長連 壩相去蓋十餘年矣因前徒衆徧傳思石銅三府 間此時劉逆年已七十好亂愈急致和團衆半其 黨徒頭纒白布旗尙白是為白號亂湄之始 咸豐四年甲寅有楊隆喜者桐梓縣隸也受妖人 蘇犬或聚衆數千人先攻桐城乘勝直撲遵義府 營東門外雷台山官兵曡攻弗能勝滇省兵臍屢 為挫繼調下游邦台等處苗為練乃克之楊逆遁 +【386】 走塔總兵尾逐入正安婺川境遂各解散不知所 終塔道經永興赴省報捷方楊逆之擾遵也湄與 接壤相隔咫尺時聞轟炮聲知縣張志紱飛札各 里集衆防堵是為湄練團之始 五年乙卯劉義順之敗自鶴遊坪也潛遁湄境道 經白鶴洞有唐宗者奉佛茹素棲止洞中義順聞 之往晤宗宗執弟子禮願從其教義順罄術授之 約後日事集同作亂義順仍往長連壩宗既受劉 惑更轉惑多人是為後亂湄一渠魁仍稱白號 +【387】 下游各苗自調征楊逆後悉官兵强弱地勢虛實 有輕視心從此出入抄擾官弗能戢亂遂作諸苗 服色本用青至是旗亦尙青是為青號之始 又開州修文甕安都匀等處各教匪與劉義順一 氣早萌不靖見苗狆業舉事乘勢造亂相為鄉應 如何二强盗殺人王倪僞總兵之屬不勝枚舉又 分兩股旗尙黄則稱黄號尙紅則稱紅號時與青 號相勾結及後湄城失守各號時來時去必得志 然後歸十餘年間所以擾擾不休者職此故也 +【388】 六年丙辰當是時劉逆煽惑既衆縱横思石銅三 府間多從其教分九等以祖祖為上劉逆自居之 次老人次鄉正次先生初入其教稱新恩報恩其 名頗不一於是揭竿舉事先攻不附其教者各官 以為團打團置之勢更張烏合數千人直攻思南 城陷之太守福某亦遇害分黨擾及銅仁後又遣 子老么率賊三四千人來犯龍泉營城東之苦竹 臺彌山徧野悉豎白旗時承平日久人不知兵無 敢登陴防守男婦紛紛狂竄城為一空惟 知 縣 茹含 +【389】 章朝服坐堂皇待死其夫人早服毒殉節也賊著 偵探知係空城以可垂手得擬次日揚兵進墭猶 幸湄屬啟里各團多附近龍泉義切唇齒遣人奔 命助守晝夜兼行接踵而至龍民逃避者聞援麕 集陸續歸家衆心遂定及賊臨城始知有人城内 亦偃旗息鼓以待不為撼動賊遂 不 敢 副犯相持 時 許 氣漸衰出擊之殺斃數十人賊驚潰逐北十餘里 而還嗣後武舉李璠連團固守龍泉永為完區而 湄與錯壤雖得無虞然從此紛紛多事也 +【390】 七年丁巳夏四月四川峩馬三邊提督蔣玉龍奉 旨援黔率領馬翼長等統川兵千五百名由正安進 師道經永興息三日往營宋家坡為大營擇三尖 峰為先鋒營又立營銅鼓山千佛山各險要相犄 角更於偏刀水設粮臺於湄之天城堂設捐局初 至頗有布置以為 昇平 可 待 無奈賊勢方張僅足 相持而大勲難集湄因失守豈非天哉 八年戊午時白號猖獗彌甚蔣督臣僅足堵禦不 能進一步挫賊鋒小勝負足相扺故賊亦不能溢 +【391】 出乃由老巢江家砦選悍賊千餘從二層巖城頭 葢繞出紗帽山龍泉文生安居之所營團營也遣 人告急蔣督臣派馬翼長率隊援之賊蜂湧而至 不能支營遂失再敗馬翼長於魚塘㘭乘勝撲出 馬鬃嶺破永興防營於新花舖追至八大欄賊乃 還僅去湄境十餘里川兵由是退還宋家坡遵義 聞警知縣江介侯偕鄉紳張小皋率練越境援湄 迅赴永興場營於雷打樹賊聞援至遁還江止奉 檄援湄不再如龍泉息數日亦旋師 +【392】 九年己未 蔣督臣自丁巳援黔相持既久貲糧不濟賊不復 畏憚勾結江内各號直薄川軍元攻三尖峰陷之 次千佛銅鼓各隘合而萃於宋家坡不能支遂潰 奔至偏刀水方擬收合散卒圖再舉賊忽至師又 潰退及水鴨子日巳暝疲餓不堪亟思休息又報 賊至乘夜疾奔凌晨零落入城無復止齊是為十 月二十一日知縣瘳遇春初以隔城窵遠不思預 防及川師敗回倉皇失措烏合數百人率出南闖 +【393】 堵禦甫至觀音洞側賊已蜂湧而來人盡悚慄鼠 竄逃生遇春弗能禁亦隨衆奔還城上早豎白幟 始知川練通賊乃不敢進城繞西門平橋而走至 城内居民與不附賊之川勇早如鳥獸散也賊長 驅入城凡公署民房概付一炬由是東陷永興西 攘牛場不月而全境淪喪鳴呼是則川勇之既誤 吾湄而更誤蔣督臣也可勝誅哉 初安居之之失營也偕友田宗烈避難湄龍間見 有糧可資且知賊難驟滅築營李保囤招集散亡 +【394】 以實之約二千餘户囤高二里許西為石壁東亦 崎嶇誠可戰可守地賊至是乘破竹之勢鳩萬衆 來攻螘赴而至環繞山麓仰攻者訖半山而止安 俟其懈囑田率衆出擊田固文人嫻於鳥槍轟斃 數人賊乃退田乘勝逐北擒斬數百人賊大奔不 止有狂竄八九十里未敢休息者蹂躪死者且千 百人儼然風鶴皆兵不復再萌窺伺也從此李保 囤為湄龍保障而附近因以立營者不可勝數焉 己未庚申之際 +【395】 嗟乎天下事詎一轍哉凡諸失守必先郊野而後 城郭吾湄則先城郭而後郊野倘非練賊癏通胡 至於此方廖之逃冦也兼程至綏陽乞師於 知 縣 鄧 子瑜懇為復城謝前責因移會正安州于伯英於 十二月杪偕幕友秦安慶合練千餘來復湄城由 啟里進勦攻克教匪唐宗於白鶴洞宗逃往江家 砦求助劉義順圖再舉越庚申正月十四日遇春 以正綏各練入湄城實則並無一賊而以收復報 駐聖宫廢址慮賊復來力求交卸舉秦安慶自代 +【396】 于鄧二人亦為禀請安慶遂得代辦縣事築營城 西龍保塘號火樹營又營五里坡下之文家場與 綏屬之山羊口為進戰退守計二月初三日唐逆 果導老號復來湄城再失而安慶之營屹不為動 因得保全遇春遂從此回省云 十年庚申 初伯英援湄後即返正安派練目余張二人分營 李村任家橋為湄聲援四月十一日唐宗率賊數 千來襲火樹營安慶嚴守得無虞殊余張二目誤 +【397】 聽訛傳云大營已失相率偕遁唐賊乘勢進擾楊 家山分二路一由聚寳場竄至太平山擾正安之 謝壩市坪暨湄屬皇都壩以上一帶一由南截壩 竄至綏陽鄭場擾上坪大路漕長望折水一帶均 以焚燬房屋籍助聲威而無識村愚圖全身家何 知人生有忠義遂望風納款均受宗逆命其在湄 之西北者則有陳四古董王考踞聚寳場八九營 石玉貴踞囤山五六營其在湄之東南者則有風 門之李二娃子皂角橋之嚴二 大魚塘之張二 +【398】 以及洪福洪心三星各營又有朱僞王踞偏刀水 水鴨子一帶開甕黄號踞高台窰上一帶此時湄 境幾無完土猶幸啟經二里尙多偉人從喪敗傾 覆之餘竟能收合流離為 國守土則有如興隆山隨陽山牛心山八腳山將軍 山高方營龔巖囤則以附近李保囤而立營者又 聞鞍子囤之於馬頭山太平山瑪瑙山懸繩圃 即 大 溝内 營 明圃之於上壩溝則以 互 相 救援而立營者至 曾祖芳蔡思位之營東溪砦周愛棠之營平定營 +【399】 則又獨自立營與賊相持而卒能保全土宇者凡 此十有數營苟非存心堅忍奮志捍賊惡能若此 故不惜費辭為備述之 僞朱王者實係遵屬火燒州之張寳山江西賈人 子也充團首不法為遵義縣令所斥乃投白號詐 稱明裔衆惑之尊立為僞秦王或稱朱王號朱民 悅以婺川之安字號屬之鑄嗣統錢惑亂人心其 志較他賊尤僭妄 吾湄之亂至庚申夏秋間而極其特立獨存惟啟 +【400】 里之李保囤囤所恃為不恐者以有龍泉而龍泉 亦倚之此即吾湄由亂反治之大關鍵也方各號 之竄擾也所在居民攜家逃難者十室而九及顛 連萬狀囊囊俱空聞囤能抗賊於是紛紛回籍就 耕為固守計先後各築營壘如前所載者是已以 啟里為最多至於新里湄城陷後率多作賊連十 有三營惟高台稱險要與開甕黄號相毘連常為 所脇遂從之其與賊錯壤而抗不相附者則寳里 之石家砦新里之高爐均力守數年雖地或間失 +【401】 而節未或屈亦佼佼者歟若沿河一帶防堵高台 者則有塘頭河黄家壩石板凹各營不久咸失而 湄城西南盡賊藪是新里之難致太平高台之黄 號為之也 十一年辛酉 秦安慶募練衣飾旗幟純用黑稱烏旗隊以自别 人雜性悍時因軍餉不濟相喧嚻六月二十三日 暗通賊來突營秦知事不可為率信卒數十人退 文家場營又失奔山羊口三敗及於遵義不復回 +【402】 顧湄潭矣八月省門委 知 縣 黄克鞏來宰湄以無城 池可守不赴任就遵僦屋居無所事事但取四里 丁糧冊令子弟畢錄藏笥原册移交後任迨至邵 維新效死綏陽原册遂燬有知此事者齎金往取 竟得全册不費勘文而民免加科黄之力也 十月朱僞王率賊萬餘擾湄西南隅至石家砦地 當孔道無牆垣而巷最隘有八大王者驍賊也總 甲石朝宧督團奮勇迎擊格殺之賊大驚潰奔至 五里坡竄擾遵義東鄉還踞七星坡為賊窟 +【403】 同治元年壬戌 湄汛吳元彪自火燒州攻取七星坡以為大營新 里歸耕者恃以不恐於是因之立營則有武佾生 黄恩明文生黄體元營陽造泥把總楊榮昌營花 家㘭周瑞璧營文家場之毛台 後周從軍 +<person>曹清代之</person> 千總龔 在元文生鄧瑔營石家砦用山以便耕栽六月高 台賊數千人取河東山糧以去八月盡刈沿河一 帶之禾上至雞陽河下至塘頭河二十里内不遺 一穗九月倪僞總兵率黃號萬餘由三渡關入湄 +【404】 境殺人焚舍慘不可言四旬乃去由是民□乏食 道殣相望繼以大疫十存一二新里自此陷於賊 惟七星坡得吳元彪防守遵義縣供給糧餉有管 帶十八人稱强賊畏憚之 唐逆既踞有囤坪以通各賊出没騷擾無常啓營 病之東溪砦已救於七星坡吳元彪發藍山虎薛 輔臣五管帶援之設伏待賊前後誅僞元帥九名 大創去吳隊亦還十月唐逆退自囤坪復營於錫 落坪 +【405】 是歳羅德勛奉檄來知縣事先駐遵義之六塘河 籌措軍費招練丁數十名先住平定營後至馬頭 山用木印不久即卸去 二年癸亥 唐逆之敗於吳隊也殺傷既多怨東溪砦尤甚四 月調風門大平各營賊潛來襲砦火焚後營頭門 光燄燭天戈矛已環集二道營牆急用大炮轟斃 多賊乃遁去恐深夜有伏未敢追六月東溪砦分 營下高村之摶水 名賺 嘴營 唐逆至永興為三路來攻 +【406】 東溪砦發勇救却之 八月吳總兵安康由婺川率驍勇數千扺長安囤 攻破聚寳場囤山漏阡十餘賊巢陳四古董王考 右玉貴各大憝均授首自是馬頭山西北一帶俱 無賊唐逆亦退營寳洞 白號朱僞王范僞侯等攻龍泉分股擾三跳此地 民向稱善鬬以賊來猝不及備驟與戰惜皆渙處 不能援救陣亡七十餘人被燒房舍無算將軍山 高方營隨陽山嚴守以待得無虞 +【407】 十月唐逆調集風門各賊暨安號青號襲破平定 營由魚泉溝直撲上壩溝陷之盧桓逃出團户脇 從賊大溝外營及明圃均失守賊踞之 吳總兵安康調集各團衆乘勝克復平定營進攻 上壩溝黄守備單騎馳入後無接應射殺多人矢 盡陣亡吳安康見營甚險阻擬發滿隊力攻克然 後已乃各營僅可籌給兵食無從措餉吳遂撤隊 去後各團各攻月餘老賊散去上壩各營乃反正 吳元彪既營七星坡東拒湄賊西衛遵境糧餉由 +【408】 遵籌辦及為時既久餉多不濟曡請弗給練時鼓 噪吳不得已赴遵禀請知縣于伯英莫之給反置 吳於獄其隨勇忿甚破獄出吳星夜奔回七星坡 遂通高台黄號而吳公然作賊也廹之者毋乃過 乎 是歳石壎來知縣事到境遊歴各營見賊猶張不 久亦回省 三年甲子 平越直隸州邵維新來知縣事游歴各砦多駐鞍 +【409】 子囤旋奉檄攝理綏陽一官三印前此所無八月 初一日往綏陽接印視事時正值吳元彪謀逆初 四日率賊困之大小數十百戰志不為挫漸至援 絶糧匱斗米十數金敗鼓皮鞋煮食畧盡民感忠 義至死無悔吳志在得城環攻尤急 湄自邵赴綏後省門不復委官至是境内各營壯 丁多勇敢善戰互相助救頗有堅壁清野遺意 十二月僞朱王調集湄境各匪直扺正安城破之 踞為巢穴分竄四川綦江南川各縣境 +【410】 四年乙丑 二月二十一日綏陽城陷邵維新死焉吳元彪率 賊入其城踞之 此時湄境四面俱賊僞朱王竊踞正安城吳逆竊 踞綏陽城婺川亦淪於賊境内幾無净土遵義東 南二鄉亦然惟龍泉尙存又係孤城自顧不暇焉 能顧我無何吳逆飛飭各團將攻龍泉預儲糧草 人心疑懼不知所從幸而劉制軍嶽昭督師援黔 由重慶進師命李總兵統先鋒營進攻正安城築 +【411】 營老鷹關俯窺州城疉攻數次賊俱失利五月初 旬僞朱王潛遁一路被官練截殺不可數計逆仍 回偏刀水劉制軍隊進兵綏陽城下陟巘降原審 形度勢慨然曰城可灌矣遂築長堤阻水以困之 吳逆從此如井㡳蛙不復萌東竄龍邑之想矣 湄邑久無官長各營團首均以匹夫操生殺予奪 之權恐事後難免斥駁遂共籌費請文生李滋鄧 揚嵩赴省請員大吏咨部鑄印委張聰蘭來宰湄 設行署於馬頭山開印視事招募房班各具一切 +【412】 經費均各營派出上下便之是為湄由亂反治設 官之始 四月風門太平各賊僞來永興投誠營主受其餌 聴賊入營蜂湧而進營主二人被殺營遂失數日 賊退江金和招集流民以實之由是人漸回籍從 此無事矣 五年丙寅 知縣張聰蘭奉黎學使培敬札就馬頭山設棚開 考補行前停八屆歳科小試於是人情豫悅以為 +【413】 可重見 昇平即前此淪没賊中者到此亟思反正而賊鋒為 之一挫 劉制軍自往歳六月築堤以困吳逆至是年五月 大雨淋漓水暴泛漲綏城四面皆水儼在湖心中 不没者僅三版吳逆汹懼乃納降湄從此無北顧 之患 四川候補道蹇誾檄委記各總兵黎佐清率勇援 湄駐師七星坡先攻老農田賊營破之乘勝攻取 +【414】 桐子堡磴嘴高梁山越日進擊水鴨子各巢均勝 之軍聲大振牛場高台以西一帶賊悉投誠 六年丁卯 知縣張聰蘭移行署於永興 三月黎學使按臨遵義試畢借棚考試湄潭補行 前停八屆歳科丙辰戊午二屆被奸人蒙蔽預補 於銅仁棚内文童楊兆鳳等具情陳請準以原名 附平越棚内補行文武均如數取足誠學使之微 權而兆鳳之力亦不可没 +【415】 張中丞亮基復奏行丁卯科並補行戊午己未郷 試是歳獲雋為李廷瑛江峯二人文風從此日上 矣 秋間子方伯元度席觀察寳田統帶楚勇由銅仁 進兵攻克荆竹園江家砦各老巢直扺偏刀水圍 賊東北二面唐宗懼降風門太平十餘營俱納款 蹇營既收湄潭水鴨子暨高台一帶駐營七星坡 四川道唐炯又收復未順各賊亦抵偏刀水圍賊 西南二面協同楚軍掘長濠以逼之 +【416】 是歳張聰蘭卸任 知 縣 唐成棨接事仍駐永興 十年戊辰 楚川黔三省軍麕集偏刀水共八十餘營衆四萬 有奇賊困且窘終不肯納降恃糧尙足將以老我 師及運得開花炮來甫轟二炮擊死數十百人賊 大愳乃輸誠於是纓繫劉義順朱僞王各渠魁解 省置諸極?江外從此肅清而吾湄永享 昇平之福矣 按是考有自經目覩者有得之傳聞者有自採 +【417】 訪紀來者文生張光奎所記尤詳故特表之 更推為年表以便觀覽俾知入亂之易反正之 難焉 +【418】湄潭縣厯代 縣城 外省本省及各 府州縣與湄事 相關者均載此 明 萬厯二十八年庚 子 督臣李化龍統八路 師征播州叛酋楊應 龍湖廣路由偏橋進 師總兵陳璘等取道 湄潭竄殺苗蠻略盡 天啟元年辛酉 土逆王倫作亂圍城 治亂年表 寳里 經里 啟里 新里 +【419】知縣儲至謀死之鄉 兵剿倫斬於市 崇正十五年壬午 妖人黄邦民作辭知 縣吳邦甯請將張星 燄督兵往斬之 +<person>丁亥</person> 此時明 桂王未滅 土逆楊應洪叛知縣 崔維坤以鄉兵擊之 大戰虚閣下並殱其 眾 國朝 順治十六年己亥 偽總兵馮天裕等攻 陷湄潭總兵胡正茂 等剿平之 +【420】 道光二十年庚子 四川教匪劉義順來 龍邑長連埧傳教事 敗遁去白號始此 咸豐四年甲寅 相梓叛匪楊隆喜攻 遵義府城知縣張志 紱札各里齊團防堵 五年乙卯 本城文生王汝 為齊護城團 寳洞文生馮焯 埧董聯魁齊忠 信團 二渡萬 里香齊三相團 永興郭凌雲齊 明義團 荍村 任贊廷齊禦侮 團 洗馬周愛 棠齊經濟團 大溝楊啟鳳齊 保和團 隨陽 山張安松齊人 和團 水埧姚 墟齊保泰團 三跳歐陽楷齊 公忠團 河包場齊永安 團 +<person>馬頭山齊</person> +<person>安定團</person> 鞍子 坉齊襄武團 官田埧齊協和 團 聚寳場齊 偃武團 文生王秉衡齊 永隆團統轄新 里四十八團為 湄南保障 +【421】 +【422】塘㘭賊溢出攻破永 興防營於新化鋪遵 義知縣江介侯率衆 來援賊遁 九年己未十月 援黔川軍潰於宋家 坡遁入湄城賊尾後 逐之知縣廖遇春不 能禦城遂陷遇春逃 入綏陽全境俱失 己未庚申之際 十二月杪廖遇春以 正安綏陽勇援湄攻 克教匪唐宗於白鶴 洞 正月十四日復湄城 省門委秦安慶代辦 風門一帶居民 叛從賊李二娃 子紥白虎營嚴 二䠶子紥太平 營張二紥大魚 塘及洪福三星 龍邑文生安居 之田宗烈立營 李保囤賊以萬 衆來攻田率勇 出擊敗之賊大 奔而回 聚寳場陳四古 董王攷等叛從 賊紥乾坤營連 二營八九營 坉山石玉貴等 紥長旺八九營 以應唐逆 高台窰上悉從 賊連營一十有 三後併於黄號 遂為新里老賊 巢 高爐盧姓與石 家砦石姓俱鄰 +【423】湄邑事立營龍保塘 二月初三日唐宗引 賊犯城城又失遇春 回省 十年庚申 正安練營於李村任 家橋以應湄四月十 一日賊攻龍保塘正 安練聞風俱潰賊擾 楊家山分竄正安綏 陽各境啟經二里多 紥營固守為由亂反 治之始 各營俱從唐逆 受調遣 武生楊啟鳳營 縣繩囤 +<person>文</person> 盧桓營上埧溝 文生王恒徳 營明圃 貢生 周愛棠營普字 止平定營 徐 國富營永興周 家城後招營囤 坪 +<person>李保囤攻</person> 克李村賊巢殺 偽錢皇帝 唐 宗襲破囤坪徐 文生羅召南偕 姪世秀紥興隆 山 貢生錢萬 選營牛心山 貢生王榮槐營 鞍子囤 +<person>石廷</person> 瑄營馬頭山安 定砦 武生錢 青雲營瑪瑙山 王承齋營龔 崖囤 舒國聰 營太安營 貢 生宋炳文營大 賊抗不相附 丁把總營塘頭 河五品山以禦 高台數年陷於 賊 五百長王 德仁奉秦安慶 德仁奉秦安慶 紥黄家埧后山 六月高台賊 以數子攻營王 督勇擊敗之追 至虚閣連梟數 首賊回戰力竭 受害賊斬王首 而去 八月湄 +【424】 +【425】 十一年辛酉 六月二十三日烏旗 堡 +<person>羅光相紥</person> 永興梨樹坪民 漸歸耕 +<person>田紹</person> 虞紥石筍營 正月李滋哨樓 坡無糧潰散 紥西山砦䋢陽 六頂紥岡頂岩 紥寳蓋山營黄 都壩場皆可守 可戰得以樂業 李天榮紥海 龍營口王誠齋 紥石鳳山 王 若蘭紥筆山營 陳心壽紥甲 辰坡 +<person>陳裕安</person> 紥營老鴉頂 賊攻鞍子囤王 榮槐遣子率隊 出擊被害 文生謝家修紥 雍睦砦 十月朱偽王率 賊萬餘犯石家 +【426】 +【427】 +【428】 二年癸亥 遵義知府委石壎來 署縣事 唐宗敗自聚寳 場營於寳洞 四月唐宗率賊 夜襲東溪砦用 大炮擊退之 七月唐宗襲破 平定營直攻上 壩溝陷之大溝 明圃均失守賊 是年石壎知縣 事仍寓馬頭山 不久亦卸去 七月總兵吳安 廣攻破聚寳場 囤山各賊巢陳 四古董石玉貴 陷於賊惟七星 坡得吳元彪防 守賊畏之 李 春山紥馬鬃嶺 黄某紥猪嘴 了 鄢宗萬紥 甘家洞 +<person>黄體</person> 元紥黄家營 楊榮昌紥雙合 營 +【429】 +【430】 三年甲子 平越知州邵維新來 知湄潭事兼攝綏陽 縣事八月初一日往 綏接事越三日吳逆 率賊四面援絶糧匱 斗米十數金餓死者 近萬人 十二月偽 朱王調集湄境各匪 趨正安破之踞其城 分竄四川邊鄙各縣 維新赴綏省門不 復委員惟恃各營互 相救助得無虞即堅 壁淸野遺法 四年乙丑 +【431】二月二十一日綏陽 城陷邵維新死之是 逆踞綏城 劉制軍嶽昭督師援 黔命李總兵統先鋒 營進攻正安城五月 初旬克之偽朱王道 劉制軍遂進兵綏陽 城下築長圍阻水以 困之 五年丙寅 四川候補道蹇誾檄 委記名提督黎佐淸 援湄駐師七星坡進 攻老農田及水鴨子 十數賊營取之牛場 以西賊悉投誠 四月風門賊襲 永興營再陷之 湄邑久無官長 拔貢鄧揚嵩文 生李滋赴省請 員大吏派張聰 蘭來宰湄是為 亂極將治復行 委員之始 是年知縣張聰 蘭設行署於馬 頭山 張聰蘭奉黎學 使札就馬頭山 設棚考試補行 前停八屆嵗科 小試 +【432】 六年丁卯 黎學使就遵義棚補 行湄潭己未以下六 屆考試丙辰戊午二 屆借平越試内補之 張中丞奏行丁卯鄉 試湄潭李延瑛江峯 領鄉薦為肅淸後開 科之始 湖南統帶剿黔楚軍 李元度席寳田由銅 仁進師攻克荆竹園 江家砦數十賊巢直 抵偏刀水唐逆懼率 衆降 是年張聰蘭移 行署於永興 五月張聰蘭卸 任唐成棨來視 事仍駐永興 石壩子謝家修 游泮後往閲各 團砦中途遇賊 擒至賊巢百計 誘降不屈罵賊 自 +【433】 七年戊辰 楚以黔各省軍麕集 偏刀水賊恃糧足不 肯即降用開花炮轟 擊之賊怯納降獲劉 義順偽朱玉等各渠 賊湄潭肅淸 +【434】 武備志 營砦 +<person>楊玉柱</person> 楚徼之外為古荒服多亂少治中原之民來此與 苗蠻雜處非我同類其心則測湄雖去此輩較遠 然建縣而後王倫之破城妖逆之煽亂應宏之發 難不五十年而三變非其前車與加以崇山大江 □之舟車阨塞突有意外民無所逃且城小不足 以容衆道遠不能以屯糧倘非附近結團據險人 自為計幾何而能存覆巢之完卯哉蓋高崖巨壑 +【435】 較十雉之垣五尺之壍則真金湯也有無相資生 死共守較操鈍器披朽盾以汛防為兒戲者則誠 訓練也余故志山水之後特大書諸囤切以邊民 緩急存亡之所托命不可不察也而余更聞之遺 老云凡聚兵守囤必有一地豪為之長長得其人 則衆拜其賜長不得人同惡助之一時禍福生殺 俱得而操囤上人皆刀砧魚肉也甚且揖盗而入 同為葅醢否則乘間刼掠以俱䧟於罪可長哉百 年無事則吾為無用之空言幸甚苟有啓疆湄人 +【436】 之不能 入 四 鄙以保者 亦 慎 所從哉 錄舊 志 楊公之言慮之遠矣己未世亂果如 其言千百年後幸勿忽焉 +<person>鄧瑔識</person> 紅花囤 縣東南四十里深林巨箐俯視羣山播 亂時里人曾聚兵於此 鐵砧囤 縣南二十里深箐幽阻石崖四面清泉 二處可給千人兵荒之變民避其上 青蛇囤 縣西二十里石崖千仞四圍如削羊腸 屈曲播亂時里人曾屯兵據此 懸繩囤 縣北十五里後阻斷崖前山矗立危險 +【437】 一徑行者多眩王倫之變湄民曾避其上但牛 畜不能挈往者難之 以上錄舊志 寳里 龍寳塘營 城西里許庚申年正月署湄潭縣事 秦安慶營此六月陷於賊 囤山營 城南十里三面如削一面可躋己未之 變貢生鄧瑔千總龔在元率鄉人營其上衆賴 保全 +【438】 經里 隨陽山營 在城東北七十里咸同間亂作冷水 洞張安松營此後故張實宣繼之今土垣尙存 八腳山營 城東北六十里陶應芳叔姪營此 右筍營 在中龍水高山之麓石立如筍營當絶 頂四面懸絶上極濶可容六百餘家惟一徑可 通亂時田紹虞率鄉人營此 大溝營 城北十五里負山帶澗外陡絶懸繩以 達故向稱懸繩囤中皆峭壁水火咸足王倫之 +【439】 變鄉人保焉近咸同間武生楊起鳳父子營此 保全甚多 明圃營 與大溝鄰地亦險西文生王衡德營此 上壩溝營 兩山環列中有一溪盧學朋父子營 此後失守旋復 +<person>毛台營</person> 五里坎下周瑞璧 見授雲南麗 江府知府 營此瑞 璧從軍文生曹清代守 +<person>高方營</person> 在城東北舉人姚墟營此地雖坦狹未 嘗失守 +【440】 普字山營 去洗馬場半里山頂極濶可住千餘 家聞昔年為逆藩吳三桂營己未賊亂貢生周 愛棠分營於此 燕毛頂營 城西北五十里壩前?聳高峰路惟 一徑陡峻難行上可容千餘家亂時團鄰相聚 營此 囤坪營 在高村大山上路徑崎嶇一夫可守中 堪居萬人咸豐庚申徐國富營此後為唐宗襲 陷遂為賊往來要道壬戌湄汎吳元彪派藍山 +【441】 虎等收復後張光奎練團防守旋失旋復 東溪砦 前三面皆大河環繞後止通一路咸豐 時曾祖芳蔡思位營此 紅星砦 縣東四十五里鍚落關山後地頗險要 先為賊據後鄉人約思石各團復之因營焉咸 豐十一年五月糧盡援絶咸劉於賊流血成渠 三星砦 在青松嶺後勢亦險西後為賊困移入 紅星砦同受賊害 +<person>李村營</person> 彭華峯營此 +【442】 賺嘴營 在城北四十里高村地同治間蔡思位 由東溪砦分營於此 任家橋營 城北三十五里營臨橋側咸豐庚申 于伯英帶練營此繼後任開瓊弟兄相繼立營 雖賊曡攻數次未嘗失守 永興營 係方城場首吳西堂等折居民石砌為 之癸亥失守汪汝溶等復營此乙丑再失江金 和等繼營之 栗樹坪營 永興場外里許羅光相營此 +【443】 哨樓坡營 永興場護營文生李滋營此逾年糧 匱衆遂散 +<person>馬渡河營</person> 文生劉金彝守此 長春營 在界溪東溪砦分營辛酉施文榜守此 東畔營 八腳山分營游某營此 新 營 在八老邱東溪砦分營同用義守此 +【444】 啟里 鞍子囤營 城北百一十里嶺高二里四面石壁 峭絶層巒疉嶂形似馬鞍故名己未城陷貢生 王榮槐營此囤北崇崖瀑布傾注下成兩井囤 人鐫清泉石上流五字於石壁 +<person>李保囤營</person> 城北八十里高二里許一帶峯巒起 伏西面□壁千仞明季李保營此因名己未城 陷龍邑文生安居之田宗烈率流民營此遂稱 龍湄保障附近因之立營者甚多 +【445】 興隆山營 城北八十里高二里許一嶺横亘四 面石壁如削鄰李保囤牛星山纍纍如三星然 文生羅照南偕姪世秀率團營此 牛星山營 高二里許左右峯巒對峙崖壁陡哨 貢生錢萬選增生夏翠山率團營此 +<person>金磐山營</person> 一名瑪瑙山城北百三十餘里平地 突起山塢怪石嵯峨塢底一洞幽深曲折武生 錢青雲鳩工鑿石就勢建垣因營此 岡頂巖營 城北二百里四面層巖可居數百餘 +【446】 官 太平山營 城北百四十里與正綏毗連號匪初 起貢生宋炳文炳然弟兄率團營此 玉屏山營 城北六十里都上壩中突起一嶺四 面懸絶高數十丈舉人唐亮熙文生唐道欽先 後率團營此 龍浪營 城北六十里水環如帶鄉人就中建堡 以守 海龍營 城北八十餘里二面懸巖溪河環繞李 +【447】 天榮營此 +<person>石鳳山營</person> 與海龍營相接王誠齋營此 筆山營 與海龍石鳳相連如品字形王若蘭營 此 將軍山營 城北八十里聞吳三桂時有李將軍 營此埋將軍炮一尊而去己未歐陽楷營此 獨腳山營 城東北七十七里山形孑立如鐘庠 生阮鍾文營此 四堡營 在啟跳甲交龍泉界形似龜為昔時營 +【448】 址 望天坪營 四面陡絶上極寛平教匪之亂鄉人 築此以避賊 太安營 城北八十里三面壁立下阻深潭舒國 聰向營此 永安山營 城北二百里寛約數里高千尋可居 百餘家 白虎山營 城北二百里土溪二水交流中擁一 堡甚險要 +【449】 雍睦砦 城北百四十里山高里許己未城陷其 地三面皆近賊巢文生謝家修建石垣為營居 民頼之 +<person>安定砦</person> 城北九十里馬頭山場外地勢突起兩 塢相連己未城陷石廷瑨率鄉人就二塢建二 砦 磐石砦 城北黄都壩場西宋朝芳倡修開一方 營砦之先 西山砦 城北二百里陳黄二姓營此 +【450】 陽六頂砦 在黄都壩場東黄姓營此 廻瀾營 綏陽場文生高映台營此 水洞營 距官田壩數里洞有兩重上下可容數 百家庠生任玉魁營此 甲辰城營 城北百六十里龍背台陳興壽等營 此 老蛙頂 武生陳裕安營此 貓腦壳 官田壩陳其文營此 九龍囤 四面懸巖頗為險西 +【451】 +<person>石香爐</person> 尖峯嶺 仙人囤 以上皆鄉人築營以避賊者 +【452】 新里 七星披營 城西二十里許脉自燕毛頂蜿蜒而 來三峰屹立形如筆架迭下里許頓起七峰皆 軒豁良秀綿延不絶再迭下二里許仍起七峰 鄉人謂上七星下七星咸同間僞朱王營其上 險要異常後湄沃吳元彪克為官營山下居民 咸賴之後雖改節廹於勢與湄無損焉 青蛇囤營 城西二十里許與七星坡對峙後倚 大山三面絕壁路惟一線可通居民凡數家土 +【453】 中常掘得兵器皆殘燬蓋古壘也己未之亂鄉 人營此以避賊 +<person>馬鬃嶺營</person> 城西四十里險西堪守地與七星坡 相犄角亂時李春山營此 猪嘴營 城西三十五里黄某營此以形名 +<person>黄家營</person> 城西二十里許文生黄體元營此 +<person>蘇家頂營</person> 城西二十里昔吳三桂曾營此亂時 為吳元彪演武地 雙合營 城西十里許花家㘭二水夾流險頗堪 +【454】 守千總楊榮昌率團營此 五品山營 城南三十里峭壁如削傳聞劉綎征 楊應龍時領隊官係五品銜曾營此故名己未 之變丁把總營此 甘家洞 城西二十五里洞中可容數百人三面 皆峻嶺石壁前有溪水環之最稱險西鄢宗萬 率鄉人營此 挑擔營 在高爐三山相連前名營坪山相傳為 哈元生將軍故壘嗣因賊擾復營焉壬戌冬各 +【455】 處被賊占踞惟此對面兩營並存互相援救賊 於中營以肩之援逐不通因名 此地在縣西南 一百九十里 +【456】湄潭縣志卷七 人物志序 選舉 鄉賢 宦蹟 忠烈 孝義 列女 流寓 仙釋 +<person>方技</person> 山川清淑之氣積久彌光湄潭水曲如眉山尖似 筆宜早毓為人材也無如自隋始隸版圖迄唐旋 淪於楊氏詎有崛起如尹珍其人受經華夏哉萬 歴庚子楊氏蠢動集兵平之爰分播之東境設湄 潭向時土著竄殺靡遺凡受?為氓者悉客籍人 物從此有中土風故僅越十餘年龍君補袞由歳 +【457】 貢中北闈為登科之弓風會之漸開有由來矣及 明季鼎革其以節義著者固不乏人而□逸流寓 之士如程大學士天目范相國鑛錢中丞邦芑鄭 主試之珖皆世所稱為賢人君子咸會萃於斯土 是誠足為山川生色與我 朝壽考作人文德漸被凡多士之奮發於 平世者無論已即不幸時值喪亂如咸同間之紛擾 十年姶息而男知效忠女知完節尤覺筆不勝書 匪特閭里之光實為 +【458】 邦家之慶矣作人物志 +【459】 人物志 選舉 進士 國朝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person>陳 倬</person> 啟里河包場人 雍正元年癸卯 恩科 +<person>金履寛</person> 寳里澤溪人 八年庚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