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urial > hg > extraction-interface
view develop/data/parsing_files/67771.txt @ 27:4a29bccb6c59
modify the SmartRegexSave method to prevent duplicated records in topic_regex_relation table and provide better promting to user to force saving regex file or not
author | Zoe Hong <zhong@mpiwg-berlin.mpg.de> |
---|---|
date | Tue, 03 Mar 2015 11:47:41 +0100 |
parents | b55f5d3564c4 |
children |
line wrap: on
line source
孝義傳 昔漢人撰孝子之圖明代頒義門之旌孝義所關顧不重哉新唐 書孝友傳錄二百餘人晉得五十蓋唐虞遺風猶有存焉者矣然 其至性所激一往不顧死生利害往往疏貨財急患難誠哉足以 動世人之觀感而扶持名教於不墜也作孝義傳 北魏 吳悉達兄弟三人俱幼父母為人所殺號慕感動鄕隣及長為報 仇避地永安兄弟同居四十餘年讓逸競勞閨門和睦鄰人孤 窘者輒解衣輟粮濟之鄕閭五百餘人詣州請刺史表贈其父 渤海大守後 <person>圖</person>改葬失父舊墓所晝夜哭禱於神出行所履地 忽陷得父銘記因遷葬宗祖以下三世九喪哀毀如初有司奏 聞旌其閭 北周 梁 慎九歲善文辭天性至孝授洛川曲周縣主簿親沒泣血設 影供養出告入面不異生時墓側結廬負土益塚時有鳩翔醴 泉之瑞絳州刺史孟說奏狀勅下旌表其門弟九思甫能言即 知孝親敬長後以孝弟徵岢嵐州錄事參軍操履清潔尋引退 晨昏事父母遺像有如生日 唐 趙師擧父為人殺師舉幼母改嫁仇家師舉長晝為人傭夜讀書 久之手殺仇人詣官自陳高宗嘉其孝赦之 義橋孝子嘗成橋於稷山縣南汾水上三十喪父母五十猶衰麻 鄕黨捨氏不名貴之也 元 呂 祐字伯通晉安人至正二十六年城破有卒入室脅其母索 貲不得揮刀欲砍之祐急以身蔽母奪其刃指盡落傷仆地良 久而甦開目視母曰母幸無恙死可無恨遂瞑而死 姚好智居喪廬墓元史孝友傳作子智 明 陳 璽父恕任貴州參議卒於官璽扶櫬歸廬墓終喪天順間旌 表充貢入監任隆慶州判官 陶 治字時泰號石橋琰次子以父廕官兩浙運司同知親老不 願仕進父促之謁選授右軍都督府都事未幾乞終養歸承顏 順志左右無方親疾躬侍湯藥百方醫禱親沒哀毀骨立廬墓 終喪庭產瑞芝咸謂孝思所感云 張 益字伯謙父聰卒於延益扶櫬歸逆旅主人不納櫬益依櫬 露處風雨驟至不移也季弟增毆人誤至死益念弟未舉子為 代其罪會赦得釋生平不染聲色人號為無塵翁子本慶陽府 教授孫與行重慶府知府姚江史大史表其墓 鄭 恩正統六年歲大饑出粟千石以賑郡守上其事奉勅旌 王 貢三林人有義聲三林河堤圮衆推貢督修貢任勞盡瘁不 閱月工完至今賴之兩薦賓筵壽九十九人稱百歲翁云 許 河例貢鴻臚寺序班萬歷十四年饑河偕族人許敦實各出 百金助賑城南渡汾官橋歲用民力時修時圮河捐貲創建浮 橋濟者稱便 梁 范字式菴例授太醫院吏目敦信義好施子董修學宮捐置 義田聞喜三泉等莊嘗負租數百石貸錢數百緡范憐其貧悉 為焚劵里人稱之 梁 蒞同里舉人陳紹吉除保安知縣未幾卒妻子抉櫬歸㷀㷀 無告蒞倡里人張與行陶登陳紹信梁范等各出百金或五十 金協濟之紹吉妻子朝夕得贍焉萬歷二十一年本州判官汪 卒蒞俱棺以殮人稱篤行云有推贈 候裕福大聶里民父懷玉病危號泣絕食籲天求代父病以愈尋 被牛觝腸出氣絕隣人納而縫之遂甦時謂孝感事母張尤謹 母卒與弟裕祿哀毁廬墓門旁枯井生甘泉嘗收養遺孤辛成 金范長命撫之完娶回籍又拾還李晋臣遺金晉臣欲割其半 以謝卻不授上憲旌之 孫 統字仰東桂林坊人魁偉有材幹丰裁峻整燕居獨處必正 衣冠而坐慷好義排難解紛里人多賴之萬歷中居秦之三 原邑人貸五十金如約以償乃巵酒款迎曰吾藉此為母歲權 子以仰事俯畜然義不可負吾舉家自此無生路矣言已泣下 統然不受其償而焚劵焉會秦大饑捐金以賑道殣相望市 蓆歛埋之有推贈 韓 傑字漢卿例貢鴻臚寺序班業賈遊吳越胸次洒落綽有風 致宗族貧者建義宅以處之生養死葬悉贍焉戚友稱乏多方 賑助捐金修學為諸生倡生平所積以仗義散盡家無宿舂不 恡也年五十二卒祀鄕賢 楊培基例貢光祿寺署丞好善樂施捐貲修城修學 辛思恭萬歷閒年饑出粟五十石以賑上憲旌其義 韓育中字統元萬歷丙午鄕魁幼失怙家貧勤學事祖以孝聞督 學周公繼昌檄旌之 王宏先字孝巛南社人幼聰慧七歲能文十二補弟子員旋食餼 好學不倦淹貫經史事母孝母疾侍湯藥彌月不解帶母沒勺 漿不入口竟以哀毀致疾易簀時猶衣衰經云撫憲蔡公懋德 檄旌之題其墓 衛聚德王村人樂善好施族人貧不能辦徭役聚德捐置義田歲 收租代完之又廣具棺以給貧不能殯者撫憲曹公爾正旌其 門曰惠睦 來 童年十四家貧傭工於梁崇禎初大荒絳人饑死者壕坎皆 滿童父死坎中歸求父屍不能獲號泣三日不食死 段時盛母病噎服藥罔效時盛徧求醫或云股肉可療乃割股和 麵以進母遂愈 陶天長割股療親疾見平陽府舊志 梁從高庠生嫡母得咯血疾醫不治乃與兄應高各割臂肉一片 煎藥奉母病遂愈人稱梁氏雙孝 陶 都字允諧琰裔孫幼失怙事祖師孟甚孝祖病醫藥罔效都 截指瀝血書哀詞禱於神祖遂愈平生好義樂施賙人之急各 憲俱旌之 馮 經字九有庠生母病割股和藥以進母遂愈上憲旌之 李國定庠生事親備極孝養親沒每飯供饌如生存上憲旌之 李思誠庠生崇禎間歲屢饑兄弟三人尊母命捐三百金以賑奉 勅旌其門曰賢母義方 孫枝妍庠生甲申之變賊入城執其父括餉枝妍紿賊釋父奉貲 父得脫賊索貲不獲挺刃交加創甚閱日死 韓無斁庠生崇禎末舉家避稷山後澗頭堡內夜半賊入堡執其 父人皆踰堡以去無斁曰父被執焉去之遂與弟無期偕死難 楊 檟丁村人捐置義學延塾師訓童蒙置沃產十五畝課租入 為館餼王大令震亨有碑記又捐資百金歲權子母為族人丁 徭之費 張 埰北平原人性至孝父篤疾百方醫禱無效晨夕籲天願相 隨地下奉事竟先父没之二日死 叚世雲字祥吾好善樂施嘗於渡汾浮橋捐板百葉每年給水手 工食銀十四兩四錢子文錦繼之姪孫炳然復捐板百葉人推 世德有推贈 吳思聰勤儉治生好施濟崇禎間歲頻饑出粟二百石以賑又廣 市蓆以瘞委骸壽臻大耋孫枝競秀人稱積善之報云 趙 紞號溪翁賈西甯嘗收木棉數萬斤鬻於市僕潛輕其衡紞 偵覺折衡逐僕歲歉出粟減價以糶貧不能償者盡蠲之有客 郭世奇遺黄金數斤紞拾諸邸舍訪其人還之孫桐癸丑進士 張 眞字子純少時賈於秦上郡有僧行乞眞每推食食之久而 不厭僧行出錢萬緡以報眞辭不受南遊雲間晨㵼盥水於地 地甓隙中受水甚虛怪發之有錢一罌亟掩之其不倖非分之 獲類如此生平以孝弟著聞鄉黨重之有推贈 陶 祜字吉甫幼積學精於醫活人甚衆人有緩急輒傾所有應 之貧不能償者焚其劵子登壬辰進士 段世慶字光緝庠生性孝友尙義樂施崇禎間歲大祲輸粟煑粥 以賑後疫作施藥以療病者又廣置棺以給貧不能殯者闖寇 入城聞其仁孝免追餉祀鄉賢 陳鎭明字潛夫好讀書隱於商遇貧乏者力周給之嘗著復性語 以自娛 衛登强性好義歲歉族人貧不能辦粮登強乃罄力田所積金代 納焉一相者曰君相乏嗣然有陰隲紋五十後當舉子果驗 康丕承例貢闖宼拘兄丕景括餉丕承挺身代兄受刑無怨師吳 某夫婦年老無依養生送死皆賴之崇禎辛巳歲大饑賑粥施 藥全活甚衆嘗捐修學宫並城上炮台城南石堤官渡亦頻施 橋板焉祀鄉賢 張俊民字子英例授庫大使陞經歷崇禎間歲大饑俊民出粟為 富紳倡煑粥以賑多所全活 趙 熠庠生正直排解息爭有功水利鄉人感之 趙 燿字明宇歲貢授平遙縣教諭崇禎間流寇將入晉燿糾鎭 人築城堡練鄉勇以禦寇復建堡於五龍岡寇至鎭人依堡以 免 王 成中社人為軍户指揮有幹略引鼓堆泉水漑三林田築堰 開渠殫厥心力居民永賴 清 王家琮庠生居鄉以公正稱里人有隙片言平其爭各悅服去明 季郡縣舉報富民上官往來供應驛騷富民恒苦之家琮力陳 諸州守遂永革 楊木篤字作舟庠生順治初土宼攻城從同知徐祚煥守城火藥 適匱亟覓硝濟之宼乃遁城獲完城東南最下頻受水患木篤 捐金悉力多方疏鑿沮洳乃去事祖父母父母以孝聞郡守旌 之有推贈 李 奈字國珍年十四郡守李文潔辟為掾執事謹恪李深器之 臨行語曰可將論語小學熟讀玩味存心行事一一倣效不可 甘為人下以忝所生奈祗受惟謹歷事數守凡地方利弊當興 革者必力贊之鄕黨陰受其福云 李堯民字順則慷慨好義歲洊餼里人皆朿手待斃堯民各周給 之咸賴存活次孫復泌康熙壬戌翰林有推贈 李憲可字叶吉號維則堯民子幼聰敏孝友篤學年十二遊庠弱 冠食餼親沒哀毀勺漿不下咽蔬食終喪胞弟際可出繼叔氏 仍以已業分給之皓首窮經著有經正錄格言偶記乙卯貢卒 子復泌壬戌進士復沅辛未武進士復濤歲眞陽曲縣訓導有 推贈 揚 鐸事繼母以孝聞繼母弟三人極盡友愛撫姪若子歲壬申 大餼捐貲賑濟子震成寗鄕縣教諭 陳士元字善長庠生工詩文事繼母馮氏孝養備至 馬雲騰庠生事母盡孝出粟賑饑 李 摸字聖木家貧勸學手不釋卷孝事繼母友愛兄弟無閒言 薛朝宰四歲失怙事母孝兄嫂早亡撫姪猶子 董自秀號近泉性好學老而彌篤事親極孝養里隣貧乏者資給 之 梁體復事母孝妻馬氏奉姑尤謹幼弟孤姪皆教之成立 謝 浩字文淵父聰生子四浩居長父卒浩撫訓諸弟寬嚴並至 諸弟率教惟謹常賙人之急貧無償者焚其劵鄕黨稱之弟儒 為郡椽屢代里人完逋賦名亞於浩 謝君詔宇榮宸早失怙祖寢疾不起君詔方幼躬侍湯藥衣不解 帶者數十日比長喜讀書坐臥斗室披覽群籍丰神瀟洒望之 若仙 趙世科事父母及繼母皆克盡孝道見平陽府舊志 張懋修幼業儒父命充府掾公暇讀書不少輟守聞而異之令卒 業遂遊庠性篤孝父卒繼母雷氏遇之寡恩意少不慊輒杖責 冬跽積雪中母不命之起不敢起聞者稱之里中稱貸者劵盈 篋嘗於元旦盡焚之 候居才年七歲隨祖母張氏入山避寇張誤墜山谷居才環崖號 泣惻身滾崖下抱祖母臥越兩晝夜餓垂斃家人尋救獲甦娶 張氏夫婦克盡孝養母米氏壽九十七孫爵丙子舉人 李世和父沒於蜀徒步走千里求父骸遇舊役車起年七十餘指 藁葬處因扶柩歸 李顯祚字仲奕國學生性仁孝父疾不遠百里延醫調治因益究 心岐黃隨病製方用輒效 姚日章字君實孝友好義 翟志廣好義樂施年登百歲 梁 瑤出粟賑饑 耿惟哲出粟賑饑有推贈 吳 偉字巨卿庠生歲荒煑粥賑饑建義學置學田又嘗捐田為 族丁徭之費 郝 啟與弟升率婦事嫂賈氏能敬且和子孫五世同居 閻守瑞字小泉父大江樂善好施生七子瑞居長性剛方以孝友 訓家家規嚴肅一錢尺布不入私室弟守叙等敬之如父學憲 旌之 儀兆羲字天一性孝友與弟兆祥析居仍以已產分給之教養二 姪胥成立州人李某嘗稱貸未償遇於道涕泣言數日不舉火 憐其貧更賙之又嘗焚逋卷七百餘金年八十七無病 閻 雋字君美喜讀書事親孝嚴訓諸子務正學俱成名嘗倡建 宋五子祠立嚶鳴社垂沒猶區畫社倉且以囑其子學憲州守 俱旌之 任宗陟少以舅党冰壑為師家貧事繼母甚孝修脯所入悉以供 母冰壑雅重之 衛宜信字爾伸歲貢生讀書不事口耳志在力行家貧孝養父母 甘旨不少缺居喪盡哀三年不入內嘗於稷山縣道上建茶亭 行旅便之 黃以靜事親克孝蒙旌建坊 張以奇字仲常幼失怙祖母與母貧無以養弱冠即貿易以供甘 旨上事長兄下撫幼弟怡怡之愛老而彌篤嘗手書孝弟四則 以訓其子 楊 園字猗邱庠生性仁孝母疾禱以身代伯兄已析居館穀所 入必分給與兩弟同爨從無閒言生平勤學樂誨黨塾彬彬稱 文學焉陽城少司農田六善誌其墓祀鄕賢 梁體壯字金渾恩貢考授布政司理問性孝友内外無閒言講學 訓課從遊甚衆葺橋施藥鄕黨稱之 段 彬康熙乙卯武闈第一慷好義設義倉備賑濟先世有二 段詩集桮棬手澤罔敢散佚命子弟珍藏之 馮 永字石公號遠菴選貢壽陽教諭性孝友年五歲避賊從母 家樓上聞城陷驚呼曰我祖父危矣遽自上投下從母急持之 得不墜後侍親疾執親喪哀毀逾禮事兄席敬愛兼至嘗築亭 榭於屏山日夕盤桓以為兄娛友愛老而益篤有推贈 柴平富字丕公歲貢性端方自幼言笑不苟比長聞李子潛名往 師之篤嗜小學内則諸書父母亡寢苫枕塊不入私室者六 年 王 瑾字子懷康熙庚辰武進士幼失怙念孀母苦節不忍遠離 遂絕意仕進母性嚴少失意輒加呵責怡然順受母容為之霽 聞伯父旅病瑾不遠千里徒步省視調護以歸終身事之如父 歲荒倡義捐賑貧民多賴全活 梁兆宣字孔昭性孝友撫孤姪如子好義樂施每遇歉歲賑濟不 厭再三至其修道路造橋梁勷義塾設茶亭葺學宮繕祭器美 不勝記數舉大賓州守旌之 王順正 薛崇正 周炫炫 董大成 馬獻圖 以上五人名列舊志事蹟俱不傳今仍之 唐翕如庠生婁莊人祗父恭兄傳聞遠邇州牧旌以扁曰天性孝 友 姚珻字韞輝站莊人生平循規蹈矩於濂洛關閩諸書頗能心解 力行性至孝親病日夜侍側湯藥親嘗居喪三年每食必祭朔 望薦新涕泣如初喪事繼母尤孝謹妻趙氏曲禮夫志夫沒後 苦節五十年人稱賢夫婦云 王沺字洪範北張莊人家極貧父沒後繼母遇之苛沺委曲求全 妻段氏竟自經死當斯時莊人譁甚咸欲與母為難沺外排衆 議内寛母懷終不以妻故而傷母志也有異母弟二厚待之俱 賴以成立莊人憐其誠勒石以誌 竇睿孫家院人樂善好施乾隆三十年十八莊重修泰山神廟功 費浩大難於綜理者睿然任之始終十年心力俱疲工竣日 睿亦卒社人感其義立祠祀之 薛呈烈字丕承龍香村人六歲失怙及長有以重聘邀其遠商者 以母老固辭母多病朝夕就養連牀娛侍者八年鄕族建碑以 旌其孝其子漢旭漢武並稱孝友終身同居山東劉相國墉旌 其門曰名父肖子江南戴殿撰蘭芬名其堂曰世孝堂 王萬春字敬亭歲貢劉峪人少好學無父兄督責即能肆力於詩 書生有至性事母極孝其從堂弟姪輩皆賴以教養無失所者 公一二歲時其父與母口角故出亡稍長詢父所在母不肯言 後偵知在蜀遂潛與其妻約曰俟吾出門再禀母知勿令憂也 因遺一紙作别往蜀尋訪越歲餘竟與父偕歸内外調護卒致 父母倡隨如初家貧資館榖以度日嘗有大平著姓欲延之以 薦舉非人終不既門下士有居喪不戚飮食晏游者輒麾之不 使列於門墻鄕曲子弟見公過無不肅然敬者著有敬惜字紙 說及時文碑銘雜作 衛大義蘇村人自幼失怙事母以孝聞年既老猶依依膝下孺慕 不少衰有病恐貽親憂為小兒狀以慰之 馬廷佐字輔治馬家莊人近世昏禮尙奢靡往往以聘金故致破 家公請於州牧定規從儉立碑天地廟以為式又造橋開坡以 便農人往來出粟賑饑捐金助餉皆樂為倡首年八十七歲卒 唐景瑤字光瑞婁莊人附貢生性孝友年未及冠父病艱於飮食 手代七箸以供母殁哀慟幾不欲生孀嫂呂氏知大義持身嚴 正事之憔謹數十年如一日也家素封自奉儉約而矜孤憐貧 無吝色乙巳歲饑糴粟賑濟村人賴以活者以千計 望母樓在南社村北孝子某母懼雷殁後每聞雷聲輒登樓呼母 曰兒在兒在 梁勝選澗西人嘗路拾白金千餘兩及文劵約三千金出帖四方 得其主還之 梁吉公字藹亭本城人家貧有守嘗於歲暮路拾五十金出帖通 衢訪還原主其人感甚書還金可獎匾以贈之 衛凌雯字漸逵王村人幼時其母勤紡織每至宵分母弗睡弗敢 先及長以孝稱奉養五十餘年無一忤言忤色遇諸昆弟亦曲 盡友愛學使旌之曰敦行不怠 李養亨字通菴本城人幼讀小學純孝編等書即有身體力行之 志失恃後事兩繼母均得歡心人不知其為繼母也父疾禱以 身代殁後治喪悉依朱子家禮既葬廬於墓側三年如一日儒 學公舉孝子嘉慶十四年奉旨旌表建坊入祠 衛建元下堡武生父早世母病十餘載建元晝夜侍未嘗少離有 姊出嫁性亦孝建元日在母側門外有事必待姊來然後去也 好讀書訓蒙三十餘年不計束修窶人子甚賴之 衛大桂字芳五北杜塢人性純篤奉母曲盡孝養母殁殯葬悉遵 朱子家禮三年内即衾枕俱用白布訓蒙數十年入門者先為 講弟子規必期心解而力行之鄕鄰有爭先生至輒愧赧自解 其為人敬服如此壽八十四 郝鸞翔字梧亭韓家莊人才思敏捷道光己亥文已入彀以微疵 中副車咸豐季年議建東雍書院募資督工籌備修膳膏火始 終經理不辭勞瘁士林至今賴之 周履豫字順動白村人性樸誠親有疾藥必親嘗晝夜不解衣者 數月及父母相繼卒號泣不食鄕鄰勸之始歠粥依禮踰月而 葬築室墓側獨居終喪同治二年儒學彙舉節孝履豫以齋長 總理其事甚著勤勞 趙克宏西柳泉人幼失怙依兄成立事之如父嘗語人曰非兄我 何以成人兄素好博常近遠尋訪略無怨言兄嫌之遂有析居 意因長跪請罪至夜半兄不應泣如雨下兄感之相向而哭鄕 鄰為之感泣 程高炳字其文程官莊人增生家貧力學有遠識恒以賊氛不靖 為憂糾衆捐修村堡身任其勞功甫竣而賊適至合村賴以保 全 郭富溫孫家人院家貧目不識丁勤於農桑年十九失怙母將嫁 富溫牽袂泣留之其母弗聽所留五子惟富溫差長餘皆幼富 溫竭力撫養諸弟饑食寒衣出入相隨人號為乳母焉四十三 歲始娶五十歲生一子尙幼丁丑大祲其妻曰盍棄子以自養 富溫曰不如留子以存嗣遂不食而死 張楊喜武平人家貧少孤性耿介未嘗輕干人母多病不能操作 楊喜為人傭工以供早夕年逾三十貧不能娶衣不蔽體而母 之旨甘未嘗缺也母歿竭力營葬克盡其誠光緒三年歲饑絕 食自知不免投井死 楊棲鷟東南董人素以孝聞光緒三年歲祲無升斗蓄負戴謀食 所得儘以奉母嗣力不繼盡賣田產器具以易食以脫粟供母 自茹藜藿久愈困頓竟不起母逾月亦斃 勺攀桂字德馨義泉村人監生咸豐三年粤匪攻平陽時生與姪 天祿在城內義切同袍登陴固守城陷俱遇害從祀何太守專 祠 衛如圭字方倩澤掌人倜儻有膽略以諸生屢試不售援例得民 部正郎任事勤慎堂上官倚之同治癸亥回籍辦團務慷倡 捐經費裕如州之團練因得為闔屬最丁卯冬捻匪竄晉初聞 警即命子子文奉其祖母及母避汾南自留拒守比賊至村人 逃散僅得十餘丁率以禦賊賊斃一人衆遂潰獨奮戈與鬬被 執賊見其英偉呼為武舉逼索財物方倩罵不絕口賊怒割去 左耳罵愈厲遂遇害事聞奉上諭有在籍郎中衛如圭拒賊殉 難頗著義勇著部從優䘏以彰忠節等語續奉旨䘏贈道銜 在殉難地方建立專祠以同時殉難者附廕一子入監讀書期 滿以知縣用 徐海清字安瀾澤掌莊人庠生同治六年捻逆至村自知不免語 兄曰與其被辱而死盍早為計遂與兄俱投井死事聞恩䘏鹽 運司知事並廕一子入監讀書期滿以主簿用從祀忠義孝弟 祠 毛郁文字斌甫馮古莊人增貢生援例授員外郎同治丁卯捻匪 至村被執不屈賊怒投之火斃州憲沈公獎曰節烈可欽 段彰華馮古莊人庠生同治六年捻逆入境有三賊虜其子女生 以钁擊一賊中肩餘賊逸去呼醜類奔生生斃先至者一人衆 攢刺之身無完膚於是父子同時遇難 趙廷玉字崑山諸生小聶莊人事親誠孝有疾晝夜侍命之歸寢 不肯去同治六年冬捻匪擾絳廷玉方授徒太平聞警趨歸未 得見親途遇賊脅至澤掌營不食不寢次日數賊强之出逼導 鄰村索洋土不得已從之防少懈一躍赴井死 文治國字秉鈞議叙從九品義泉莊人充本村團長聞寇警先於 要險處堆集車輛農器之屬以阻賊行越二日賊至被執焚其 屋卒不屈死 江有安從九品三泉人捻逆至村逼導富家搜財物堅執不從遂 遇害 劉福保三泉人捻逆至令牽村中馬匹不從賊擊一钁而死 李天福磨頭莊人捻匪入境殺先至者二人賊紛集遂遇害 文寂字德潤義泉村人素有勇略丁卯捻匪至公率衆與戰衆寡 不敵賊攢刺之被傷十餘處仆地絕越曰乃蘇賊怒未已焚其 屋舍而去 柳爾昌字熾甫北平原人同治甲子副貢性豁達設教絳太從遊 甚多丁卯捻匪至欲携公不從賊焚其屋舍砍其頭傷目以為 死捨之去愈後遂眇一目云 王乘鷺龍泉莊人捻匪至斃其一衆賊逐之投井死 張廷桂北社莊人捻匪至令為鄕導堅執不肯遂遇害 呂克渶南古交人捻逆之變賊匪入村厲罵不屈見殺 秦壽三南蘇村人庠生捻匪至村投井死 監生呂音清 監生高可大 監生張志德 張學江 楊三回 呂稽虞 段黑黑 成盛茂 徐森娃 劉成林 衛樹娃 衛小娃 呂海潮 閻輭輭 衛囷囷 侯月子 衛清澤 衛春香 高小娃 楊兆鰲 許混混 家奴奴 崔春春 王修德 聶小小 以上二十五人俱澤掌莊捻逆之變殉難奉 旨從祀忠義 孝弟祠 張夻兒 張科兒 張小科 梁丁事 梁友友 梁良鎖 梁憨娃 梁尙娃 梁徐賴 梁樂娃 以上十人俱武平莊捻逆之變投井死 朱木娃 朱石鎖 朱舉才 朱來來 朱貴安 朱來根 以上六人俱中古交捻逆之變赴水死 段越越 段魁兒 俱馮家莊 張黑蛋 梁歐兒 俱武平莊 李建娃 丁龍娃 蘭廷存 俱南古交 彭和尙 龍泉莊 藺 偃 光村莊 張跟跟 永豐莊 楊金保 西尉村 孫劣兒 劉家莊 衛步恭 南平原 王誠義 王莊 衛瞻淇 周流窰子 以上十五人俱捻逆之變不屈死 王企鳳字識先南社人鄕飲耆賓雍正三年歲荒賑濟一村三百 餘口州牧旌其門曰見義爭先 王大任南社人雍正三年賑濟村民州牧以尙義旌之 黃嵋齡周莊人監生自曾祖以來好善樂施乾隆三十六年歲荒 生糴米賑濟一百四十餘家州牧旌之曰世行任恤 韓丕彥字俊菴辛安莊人候選州判乾隆乙未出銀二十餘兩糾 合族人於村東北三里許鑿开建茶亭又施地一十八畝使佃 種者煎茶以濟行旅至今便之 郝宜榮字錦堂婁莊人增廣生嘉慶間歲荒生家素寒然出修 金賑恤親鄰保全甚衆 王吉陞王奉成吳然俱宋溫莊人嘉慶甲子乙丑歲歉共出穀六 十石賑放村人 李效元狄莊人嘉慶九年十年歲荒捐銀一百五十兩為衆人倡 散給本村 劉秉佶字閑若南關廂人嘉慶九年歲荒出粟賑濟本族賴以生 全者六七十家合族感其義建碑誌之 家崇蘭家善敏家中璜俱西莊人嘉慶年間旱蝗並災之時共賑 米穀八十餘石鄕人賴之有碑記 唐必選婁莊人附貢生嘉慶甲子乙丑饑出資糴米百餘石鳴金 示衆沿門散給全活甚衆 毛承先字丕烈馮古莊人監生誥贈朝議大夫嘉慶九年十年時 值大祲出資濟貧又糾合毛文達段雲彩在村設義倉為備荒 計同治三年四子郁文捐書院經費二百四十金以公從祀功 德祠 賈德馥木贊人嘉慶九年十年歲荒賑濟一千五百餘金鄕人賴 之 衛王室澤掌莊人嘉慶九年歲歉捐銀一百餘兩賑恤鄕鄰 李上葱李家莊人嘉慶間兩遭歲歉共捐穀八十餘石散給村人 耿映藜段家莊人嘗捐銀四百五十兩修砌莊南石岸州收楊公 豎碑記其事 常繼孔字夢周南王馬莊人監生急公好義不吝貲財道光四年 大修村南石橋凡一切經費募化有不足者傾囊濟之又獨任 其勞督工數月無少懈村中義學倡捐重修梁公祠舊無祭資 疏導水渠亦乏經費皆捐助之 衛秀峰字茂冬澤掌莊人道光十九年倡捐一千四百金與高允 升在本莊立養士養濟二會以息金半助歲科考鄕會試士子 旅費半濟窮乏同治三年子如圭復捐五百金為書院經費以 公從祀功徳祠 高允升字吉階澤掌莊人以附貢生援例兵部員外郎道光初在 村捐設義學十九年捐六百金與衛秀峰立養士養濟二會同 治三年子舒文復捐千金為書院經費以公從祀功德祠 高書升澤掌莊人道光咸豐間兩遭歲歉共捐銀四百餘兩賑濟 鄉里同治三年子舒錦復捐一千一百金為書院經費以公從 祀功德祠 家必振字鳴玉西莊人守禦所千總道光二十六年歲歉倡捐五 百金賑濟莊人由是富者各輸資以助之 家致瑞家必登西莊人道光二十六年秋夏歉收各放榖五十石 翟廷來字觀亭婁莊人議叙員外郎少承父志倡建義學道光二 十六年歲荒賑粟數十石咸豐十年復集貲設賑光緒二年獨 力重修夫子廟嗣值大祲家已中落猶約同鄕共捐粟以賑之 衛青峰澤掌莊人道光二十六年咸豐三年兩遭歲歉共捐銀四 百兩賑恤鄕里 高舒文澤掌莊人每逢歲歉賑恤梓里道光丙午出資二百餘兩 咸豐庚申出貲二百餘兩同治辛未出資二百餘兩光緒丁丑 出穀二十石 趙立續立績立紡小聶莊人道光丙午歲饑出資糴谷九十九石 以賑村人 衛亮功澤掌莊人道光二十七年春仲村人饑甚出銀百餘兩以 賑之 文廷賓北梁莊人貢生道光二十六年歲荒放粮二十餘石以濟 莊人 文修桂北梁莊人貢生咸豐九年放麥二十四石以賑村人 王 瑜張莊人按察司知事咸豐十年歲饑賑粟三十石同治六 年散粟數石光緒三年大祲雖家無餘積猶捐貲糴米以賑鄕 里 張培墉字其崇北社人監生同治丁卯歲荒賑濟村民二百餘金 郝耀堂字祥彩韓家莊人附貢生居心仁厚好義樂施凡有乞貸 無弗與者光緒三年莊人大半乏食散粟周之全活甚衆城內 設賑務總局盡心襄辦不辭勞瘁及歿州守李公題終始惟勸 匾額以之 范邦傑字漢三范莊人待人忠厚凡婚葬無力者即出資相助無 俟再求也光緒三年歲大饑煑粥食餓者數月不輟又精於醫 無貧富必親診之及歿闔莊以匾旌門曰德藝堪師 毛清佐字輔臣馮古莊人儀叙府同知歲大祲煑粥食餓者二百 餘人歷三月之久全活甚衆 高正甲字鼎三清附生澤掌莊人光緒十二年省城汾水為災籌 辦賑濟需款孔急捐銀一千兩急公好義為善可嘉時知州事 錫良禀請照例建坊旌表旋蒙給予樂善好施字様於原籍建 坊此後屢捐穀捐銀救濟災民云 柴作棟字良臣小聶莊人原籍汾城因外家在小聶幼居最久遂 家焉服賈甘省清光緒二十九年為海防捐銀一千四百餘兩 蒙督院崧公咨部府經歷銜三十年甘省河水漲溢淹村四 十有八恤灾捐銀九百餘兩又蒙督院崧公咨部分發陝西府 經歷又於甘省出銀三百兩提倡同鄕撫幽會山西人故於甘 省無人扶歸者會中出銀歸之自立會至今歸百餘柩矣又於 本村公學校捐銀一百兩蒙授章又捐大洋一百元鼓堆高 等小校修理捐大洋三百元其急公好義類如此 權爾柄字敏公北張人庠生好讀書曾歲饑州守出示勸捐濟困 爾柄捐谷六十石州守邵公親書輸將風望四字旌之 權隆于仗義疏財沒後鄕人塑像祀之其孫林臻繩其祖武亦先 公後私每為鄕人排難解紛時逢歲歉散糧粟濟貧窮死無所 歸者又具棺葬之沒後鄕人樹碑誌其德 衛如珍字聘鄕澤掌人幼喪父長事母以孝聞屢輸軍餉己亥饑 饉薦至盜賊繁興州牧李公邀辦團練事宜悉心籌畫設方略 布置井井有條為一州最臚陳救時數策曰審查游民曰巡防 道路曰已平糶官糧曰散放積谷李公咸嘉納之次第見諸施 行嗣後官此土李益重視之又精力圭之術捨藥療疾觸手生 春歲費數十金不為惜亦未嘗舉以語人 程謀成程官莊人為澤掌高氏僕同治丁卯捻匪擾絳與主人高 舒文相失遇其家人促之歸泣曰平時受主人厚恩遇難而去 忍乎徧訪鄰疆卒與主人相值護之而歸 衛會朝字文集北杜塢人性純孝其母病躬除穢溺至敬無懈其 弟有所不敬而終愛之如常人皆悅服享年六十有一歲 劉 詔南關廂人清武生同治二年捐别墅為汾南書院即今第 二高小學校 南濟川下船莊人居城内慷慨好義先後捐助學校橋梁蒙省長 獎給褒章 大總統題褒鄕里矜式匾額紅綬銀質褒章其他 恤貧施藥捨棺木種種義舉鄕里類能言之 郝聚英東韓梁人年七十三歲清舉鄕飮耆賓弱冠失怙奉母素 以孝聞其母年逾八旬舉步艱難動輒需人聚英恪侍左右十 餘年間無怠色鄕黨咸稱為孝子 權維心字永言郡庠生設教鄕里薰陶不厭厥考同胞四維心亦 同胞四兄弟怡怡友愛無間鄕黨匾其門曰友于可風殁後門 人樹碑以示不忘焉 劉汝礪王村人清光緒初年以村學務廢弛以已房院一所施為 義學即今之學校人皆稱之汝礪面無德色 田恒中太學生南關廂人慷慨好義凡濟人利物之事靡不盡力 為之先是由新絳至聞喜咸由蘭村坡若改由宋溫莊行走較 近惟地勢高峻不利於行恒中曩在該莊有地若干畝慨然捐 歸該村其村人復籌款若干開工興築始成大坡行人稱便 權之屏字樹藩北張人嚴氣正性生平不苟言笑鄕里後進望而 畏之喜施予先人放債數百金焚其劵不少惜有古長者風 段富有字豐圃北杜塢人生平喜讀陰隲文期身體力行設立字 紙會嘗手輯經驗醫方一編依方修合全活無算求之槪不取 資又增補大生要旨妍究產生之事於醫道頗有心得云 光信娃西行莊人少孤貧年十數歲從其姊丈趙廷珍服賈燕京 嗣因母老姊兄俱歿妻不足以慰母心乃旋里耕田編以供 子職時與其母浣衣櫛髪親滌溺器凡十餘年先意承志未嘗 少忤顏色鄕里稱為孝子 范席氏南范莊人同子鐘祥於前清光緒二十六年與村人賑麥 二十四石又捐銀一百一十五兩 王壽榮之妻王氏吳嶺莊人六十八歲苦無子嗣將產業報捐本 村女學校大洋四百元民國八年縣知事為之請獎 馬致中字和軒西關廂人少孤貧孝弟勤儉以身作則為鄕里先 導民國七年經地方士紳呈奉 大總統褒揚給予匾額褒章 張三銓字掌卿吉莊人清光緒癸巳科舉人戊戌科進士即用知 縣歷任河南鄢陵郟縣知縣護理汝州知州改革後署理夏邑 縣知事官豫多年頗著循聲民國九年經地方士紳呈奉 大總統褒揚給予匾額褒辭 萬子諴武平人性剛直鄕里間有瑕行者多畏避不敢見其面隣 有被祝融災者混金於土灰中棄諸途先生子年尙少拾歸告 先生先生立命返諸失災者 高杰字漢三丁村人少聰穎讀書過目成誦因家貧無力攻讀乃 入州刑科辦經承事值大祲人相食饑民聚衆搶掠日有所聞 時陳公煥之知州事以公有幹濟才遇事必相商公亦極力贊 助地方賴以安靜而貧民全活亦甚衆 趙廷珍南杜塢人少貧甚弱冠服賈燕京四十年家境漸豐與兄 弟同爨終身丁戊大祲鄰里求助者輒量力而予全活甚衆有 隣家四口皆死無人埋葬公曰是吾鄰人也吾葬之人以此愈 多公之德焉 萬金銘武平人性至孝有祖母年逾八旬舉止賴人者十數年公 奉侍未嘗少懈云 勘誤表 目别 頁數 行數 字數 誤 正 文儒傳 五 前 面 十 二十 冠 冦 同 前 十二 前 面 四 三 稚 雅 同 前 十三 前 面 九 八 而重知工自愛 而重知自愛 孝義傳 四 後 面 四 十七 經 絰 同 前 十 後 面 三 十一 卷 劵 同 前 十三 後 面 六 七 既 就 同 前 十六 前 面 二 六 七 人院 院人 同 前 二十三 後 面 三 十一 儀 議 同 前 二十四 後 面 二 六 鄉 卿 同 前 二十四 後 面 五 四 曰已平糶官糧 曰平糶官糧 同 前 二十四 後 面 五 七 李 者 列女傳 夫婦為人倫之端閨門乃萬化之始爰倣昔賢之例為述名媛之 篇作列女傳 元 以前無考 韓筠妻劉氏年二十七筠亡筠有弟氏依隣姆旁舍居治絲枲以 撫其孤及子有室女有從乃復歸與娣姒同居優游以老大德 二年詔旌之 段希賢妻李氏年二十四夫亡子榮甫四歲奉親育子守志不渝 至正間旌其門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