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interface/parsing_files/25154.txt @ 2:da5309d54083

add missing books to sections as dummy entries for further modification. (1) Alter "Auto_increment" to 5190896 for sections table in database. (2) Finds missing books (using mysql OR _select_distinct() in add_missing_books_to_sections.php (3) Put the missing_books.csv in intermediate_results. and execute: add_missing_books_to_sections.php
author Zoe Hong <zhong@mpiwg-berlin.mpg.de>
date Fri, 23 Jan 2015 19:00:57 +0100
parents b12c99b7c3f0
children
line wrap: on
line source

【280】  職官志     縣令 縣丞 主簿 典史 學博 教諭 訓導  武秩 循吏     師儒    語云視官驛如傳舍當其太阿在手尙能共稔其姓氏一旦    謝去人將不知其誰何矣庸碌之輩没世無稱宜也至廉能    貪酷判若霄壤烏可聽其淹没哉茲併志之俾賢姦異途涇    渭分明亦考鏡得失之林歟 縣令    漢 王 貞字子守大名人有傳 
【281】   舊志陽信邑始於漢晉魏齊隋以及唐宋金元之世設官甚    久而舊志所載僅五人且非陽信縣令有其四焉吾邑賢令    不乏而典文闕略夫何至於此極哉    明 王 廷洪武三年任有傳 蘇 起安平人監生有傳 潘 純長洲人監生永樂中由御史改授修身齊家載紀善錄中 白 旻保安人監生有傳 李 賢大同人舉人 韓 瓘陜西人舉人 
【282】王 顒安福人監生 張思傳眉州人舉人 江 河海門人舉人 康南齡陸安人舉人 張 佶鄧州人進士剛果有為不避權勢吏民畏服盜賊屛跡陞   刑部主事 張 文洛陽人監生成化十三年創建草廬四楹用以教訓子弟   為吾邑社學之始 金 逵靳縣人進士蒞政公勤士民感戴歷陞廣東僉事 王 璲固安人舉人 
【283】田 賦祥符人生 栗 銘潞州人進士招撫流亡煮粥濟貧全活甚衆陞知徐州 韓 宣湯陰人舉人 李 深順天人進士 雷 璋順天人舉人 張民表青縣人舉人 王 鎬安邑人舉人 陶 儼秀水人進士廉靜不擾徵為御史 吳 琦潞州人進士調歷城縣以直忤當路落職去兩治之人共   為稱屈 
【284】池 龍涿鹿人進士由歷城縣調任稱治入為户部主事 李鳴鳳陽曲人舉人 劉 準陽曲人舉人有傳 徐九臯餘姚人進士有傳 史 臣襄垣人監生 聞嘉言海甯人舉人政持寬大不事煩苛陞知亳州有丁甲行載   藝文志 張 琚肅甯人舉人 李應奎白水人舉人有傳 張 祦祥符人進士陞户部主事 
【285】王光祖魏縣人進士賦性溫雅平易近民徵為御史有去思碑 徐 敦太倉人進士有傳 王惟甯興平人進士有傳 邢 泗洛陽人舉人為政寬仁以誣去士論惜之 沈 淇襄陽人舉人陞知晉州 彭 澍内江人舉人陞蜀府審理 張崇功大名人進士有傳 張一通甯津人進士精練政體蒞任三月肅然稱治 陳王道吳江人進士清癯善病事無廢弛稱臥治焉徵為御史崇   祀名宦 
【286】丁元復常熟人進士有傳 鄭 札澄縣人舉人有傳 吳世賓衡水人進士有傳 朱大紀中牟人舉人有傳 傅商弼河南人進士有傳 夏之臣亳州人進士徵為御史 朱長春烏程人進士字太復課士有功文名震天下有太復集見   明詩綜陞刑部主事 汪 海河間人舉人 武世舉大同人舉人有傳 
【287】王 壁元氏人舉人 張光紀河間人進士愛民執法不避權要 許邦興魏縣人進士 路 陞饒陽人進士維時社學久廢侯出無甎銀二百四十兩建   學八區各延一師官給館穀二十四石教訓生徒又修申明旌   善二亭以行懲勸詳載去思碑記 張志芳陽城人舉人有傳 王從諫涇陽人舉人 梁 炳容城人進士 竇 星大名人進士 
【288】張守約三原人舉人有傳 王爾籲懷仁人舉人 閻允揚大同人舉人 劉為衡開州人舉人 毛鳳來聞喜人舉人風厲有為 張予卿良鄕人保舉 姚世舜山西人歲貢廉靜不擾    清 趙申寵永平人歲貢明季時為布政司理問署陽信縣事清師入   關率衆投誠即授為令陞湖州府同知 
【289】周 樸密雲人進士有傳 葉騰鳳舊志載永年人進士府志載永平人 陳維國武陵人進士愛民重士講學不輟 楊棲鸞延安人歲貢維持廪銀奉裁仍支一歲 江應龍鹽山人進士 陳國璽河間人舉人維時學宮久廢惟大成殿為邑人王建泰重   修餘皆鞠為茂草侯蠲銀三百五十兩鳩工庀材士庶紳衿分   理其事甫三月而告成 杜 鎭南宮人進士有傳 王 鏷朝邑人舉人 
【290】熊玉麟南昌人舉人 李維華邵武人舉人 胡其旦寧國人拔貢 王有年金谿人進士 彭可有杏山人舉人入三賢祠詳載德政紀略 周䖍森武進人歲貢有傅 孫灝如江南崑山人副貢 喬壯受山西猗氏人舉人康熙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到任三   十三年卒於任所有傳 佟逢年鑲紅旗滿洲例監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到任四 
【291】  十五年丁憂回旗 白 訥山西平定州人例貢康熙四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到任四   十九年陞乾州知州 紀遴宜直隸文安人進士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到任五十   四年三月行取主事課士有功 龍海見廣東順德人舉人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十六日到任雍正   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致任回籍有傳 劉鼎玉福建同安人舉人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到任六年十   月二十六日離任工書畫 呂鼎祚河南偃師人進士雍正七年二月十八日到任九年十月 
【292】  十六日離任有傳 金夢熊江西浮梁人進士雍正十年四月二十六日到任十二年   七月十八日離任詳免濬河墾荒民甚德之 周來邰山西祁縣人拔貢雍正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到任乾隆   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調任昌邑縣有傳 邱天民湖北宜城人拔貢有傳乾隆三年 月 日到任九年卓   異調任滕縣 張維垣甘肅固原州人例監乾隆九年四月二十日到任十年二   月二十五日調任惠民 馬 澤江南桐城人舉人乾隆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到任十四年 
【293】  七月十四日卸事 鄧 瑛順天宛平人舉人乾隆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到任十七年   調任惠民 王允深江西鄱陽人舉人乾隆十七年任修縣志 李文漢江西金谿人保舉乾隆二十四年任 陳天經福建侯官人舉人乾隆三十一年任 范君僎乾隆四十六年任 馬文灝乾隆五十三年任 陳 籍五十五年任 席 汾五十七年任 
【294】孫立方五十七年任修城 李文鵬五十九年任 玉 棟内務府正白旗人舉人嘉慶元年任 趙 湘安徽合肥人舉人嘉慶三年任 邵葆槎順天大興人舉人嘉慶十年任 孫 銓江蘇崑山人舉人嘉慶十八年任 羅夢元湖北南漳人進士嘉慶二十三年任 蘇長齡直隸寗晉人舉人道光二年任 劉名鋒湖南瀏陽人舉人道光五年任 郭 鍈順天宛平人供事道光八年任           
【295】恩 福正藍旗滿洲人舉人道光十年任 吳士偉雲南易門人舉人道光十五年任 張元祥廣東石城人舉人道光十八年任 多 瑞鑲白旗滿州人監生道光二十四年任 王憲猷順天寶坻人副榜咸豐二年任 李 澧直隸滿城人舉人咸豐二年八月任 楊際春浙江蕭山人供事咸豐五年任 孫長順鹽山人拔貢有傳 
<person>蘇振家</person>  倉景長河南中牟人拔貢                
【296】
<person>嚴家正</person>  徐家杰字偉侯順天宛平人進士 廖福景福建人拔貢有傳 焦維霖字劍泉江蘇江都人監生光緒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任 孫傳緗安徽鳳陽壽州人監生光緒十四年二月初二日任 韓 釗字貞一直隸樂亭人進士有傳 吳汝繩安徽桐城人 王德本湖北江夏人軍功光緒二十年二月初一日任 黄光熊廣西容縣人舉人光緒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日任有傳 譚士綬浙江山陰人監生光緒二十五年九月二十日任    
【297】陳毓崧湖南湘潭人軍功光緒二十七年二月初三日任 曾廣運字雲搏四州隆昌人進士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任   有傳 繆潤紱字東麟漢軍正白旗瀋陽人進士光緒二十九年十月初   二日任有傳 盧樹瀾字海如湖北黃岡人附貢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初二日任   有傳 向 植字篤生湖北沔陽縣人舉人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初十   日任 楊義堃浙江海甯州人監生光緒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任 
【298】張肇棻湖北武昌人舉人光緒三十三年二月初十日任 陳 冠字雋丞江西新淦縣人附貢光緒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六   日任 倉永培字樹滋河南中牟人拔貢宣統元年正月十二日任 梅汝鼎字震伯江西南昌人進士有傳 黃恩榮湖北漢陽人監生民國元年三月二十一日任 李 煜聊城人民國二年三月七日任 余恩綸安徽桐城人民國二年十一月六日任 嚴正烺字惺叔湖北黃岡人廕生民國三年三月四日任 王德懋字仲哲河南沁陽人民國五年十月三十日任 
【299】孫鴻運湖南湘潭人民國八年一月十四日任 朱 蘭字霞孫江西南昌人民國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任 鄭寶善江蘇慈谿人民國十年四月十一日任 邱頤齡字鐵君貴州畢節人廩貢生民國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任 馬鈺鏡字蓉軒直隸東光人民國十二年五十一日任 池源翰浙江瑞安人廩貢生孝廉方正民國十四年九月二十一   日任 張鴻琳字少巖山東章邱人民國十五年一月二十三日任  
【300】縣丞 貼堂一員嘉靖年裁 管馬一員隆慶年裁    舊志縣有丞有簿有尉由來尚矣舊志大縣各置二人餘各    一人韓昌黎曰丞以佐令類引嫌不可否事簿尉皆有專屬    丞位高而勢反出簿尉下今裁減後惟劇縣有丞有簿有尉    其大縣一丞一尉小縣一尉而已陽信舊有丞簿丞裁於明    而簿裁於清世祖時今止尉一人舊志所載丞簿共三十七    人復博考而續之又得十有五人悉登於左雖行事不盡傳    亦傳其姓名云爾    明 白 旻保安人監生蒞任五載坐陞為令 
【301】周 禮南豐人見修學記 揚 銓涿州人 吳 麟獲嘉人興學重農以誣去士論惜之 魏 瓚樂亭人監生 湯 楫泗州人監生有幹才陞完縣令 武 銳崞縣人監生 王 宣宣化人監生以能幹稱陞州判 
<person>曹 琮</person>  王大儒歙縣人監生善書工文陞知縣 徐文斾寶豐人監生佐政清勤陞知州           
【302】董 環淶水人監生 任 阡濟源人監生仁厚朴實以裁去 孟 醇武鄕人監生 賀 鰲長沙人 李 燦豐潤人監生 井 宏洛陽人吏員                      
【303】主簿 易州廠監柴一員久裁 貼堂一員順治四年裁    明 藺 瑄見修學記 廉 信新安人 賈士賢深澤人 黄 華信陽人監生 任 鳳昌黎人監生 許 祥沔池人監生 許 釴大同人監生 屠希正奉化人御史謫任廉明著績子孫家焉        
【304】范 僑福建人 許 環獲鹿人監生 蔡 祺宣化人監生清勤著聲陞州判 陳 芹莆田人吏員 鄭 鐸莆田人吏員佐理有聲陞州判 楊永祿漷縣人監生 魏世道豐潤人監生 雲 油平鄕人監生清廉仁厚稱為雲佛 高 古通許人監生 王夢賢靈臺人監生                  
【305】許成家井陘人吏員 周希文宣化人陞審理 端 巷新鄭人陞審理 王逢閏武清人監生 古尙質遵化人監生 白光大南皮人監生 崇子登天長人生 史 清鹽城人監生 馬 淑如皋人監生 金元陵蘇州人監生                  
【306】魏爾淳涿鹿人吏員 許君實樂平人知印 
<person>張引年</person>  
<person>馬良奎</person>  賈從學鹽山人 段體饒介休人    清 王志恢紹興人吏員豪宕不羈奉裁後留居六載士大夫樂與之   遊    張鑛曰朝廷設有一官必有一官之殿最邑令而下若丞若 
【307】   簿若尉秩既有崇卑其為殿最則一也舊志所載白公而後    七十二人豈其中無一賢豪哉何治行不槪見也厥後八十    有四年文獻既付闕如或並其名而逸之何治行之足云哉    職司承流宣化任令與草木同朽賢無所勸則不賢亦無所    警矣邑乘之所係顧不重哉      
【308】典史 通名捕廳至民國元年 裁二年改設監獄員    漢 張 漢不知何許人章帝時山東盜起漢為渠魁樂安相魯恭奉   命招撫漢率衆來歸恭以漢為陽信縣尉民賴以安    明 毛 宏雞澤人 陶 林見修學記 郝 海永年人 毛 泰徐州人 江 聰霍州人 
【309】張 顯徐州人 劉文聲遵化人 王 俊薊州人 趙 江懷柔人 任大經臨淮人 趙 奎宣城人 劉 朴房山人 胡文明石埭人 邢宗寶涇陽人 朱 熠山陰人                    
【310】王 用涿州人 顧民淳荆門人 錢 庶秀水人 徐有功沈邱人 陳天甯湖廣人 辛自明長垣人 楊天民任邱人 徐自省獲嘉人 李嘉禾壽州人 杜日昇靳水人                    
【311】程 材黟縣人 劉季詔萬安人 
<person>夏光弼</person>  聶應上 齊光顯 
<person>楊明善</person>     清 金濬聲浙江人 張必進山西人 邵恩溥紹興人                    
【312】翁 泰紹興人 林騰蛟福建人 項子材紹興人 劉國弼順天人 邵原平餘姚人 張文賓葉縣人 萬永業南皮人 張文明順天通州人 王可立順天宛平人 李福廕西安潼關人                  
【313】李應康湖南沚江人 沈楷江甯人乾隆十四年任 施文遠乾隆三十九年任 鍾融鋒乾隆四十一年任 范君僎乾隆四十六年任 劉 寅上猶人監生乾隆四十七年任 趙 坤乾隆五十四年任 沈宗灝乾隆五十五年任 趙 果遵化人附生乾隆五十九年任 鍾國瑞宛平人吏員嘉慶二年任十三年復任        
【314】王宗源大興人監生二十三年任 郁其敏山陰人監生道光三年任 徐榕驥清苑人監生道光五年任二十三年復任 劉筠莊迪化人吏員道光十二年任 陳 偉山陰人吏員二十年任 袁鴻勳丹徒人監生二十四年任 席 愫崑山人監生二十九年任 謝克勤大興人供事咸豐元年任有傳 
<person>許興圻</person>  左德輔                       
【315】撒膏霖直隸慶雲人 張元椿樂亭人光緒十六年四月十六日任 王振軍光緒二十二年三月十七日任 周樹霖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任 邵振家光緒二十六年二月十二日任 路允中光緒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任 錢文彥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七日任 陳德銘光緒二十九年八月初二日任 郭 籌光緒三十年正月十六日任 徐德洪安徽太湖人光緒二十九年任           
【316】邵佩銘民國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任 頃桂芳民國二年正月初三日任八月裁撤改置監獄員       中華民國 監獄員 張仁山字壽峰恩縣人      
【317】學博    漢置文學掾唐置博士員興賢振鐸代不乏人而莫盛於宋    之胡瑗蘇湖學興經義時務彬彬雅雅卓然為師儒冠迺或    者猥以官寒署冷忽之不知杏壇之矩矱實治化之本源古    來菁莪棫樸作人之道蔑不由此然必其實可以楷模多士    者乃克當此席否則子衿佻㒓學宮鞠為茂草吾未見其能    振興文教也   教諭 康熙三年裁 十八年復    明 李周冕吉水人監生博學鴻詞尤精於易 
【318】方 瑩蘇州人舉人 楊 昇蕭山人舉人見漏澤園記 彭 洪信陽人舉人學守兼優陞平陽司李 萬 億山陽人舉人 周文舉安東人舉人 劉 忠四川人舉人 康 廉山陽人舉人 蕭來鳳太和人舉人善詩文建名宦鄕賢祠有記陞知州 萬 錦永平人監生 于茂林蘭州人舉人學博才優陞中牟令          
【319】朱師孟餘姚人舉人 陳仲爵高安人歲貢有傳 孫 試會稽人舉人清慎著聲子孫家焉 曾 昇豐城人舉人 何實同廣昌人舉人德性溫雅有古人風 朱秉孚崑山人舉人 趙文翰信陽人舉人詩文傳世陞知縣 吳守蒙歙縣人舉人有傳 孫 仕順昌人歲貢 景 瑩東明人歲貢                  
【320】楊繼文容縣人舉人有傳 劉萬里密雲人歲貢有傳 鄧道申涿州人歲貢 毛充善長垣人歲貢勸課士子敦尙名節陞蒲州學正 馬 訓郯城人歲貢慎密不苟多士敬服致仕去 段拱立清河人歲貢持重有體陞魯府教授 廖性之高安人舉人 伍常振全州人舉人 孔祖穎番禺人舉人博學善行多士咸服陸開封府判     張國光韓城人舉人 
【321】鄧 郜英山人歲貢 伍鳳章晉江人舉人 余懋綸德興人舉人 郭守忠廣平人歲貢 郭占舜費縣人歲貢 賈確然宿州人歲貢 劉待聘見流民圖序 
<person>李 欽</person>  
<person>馬懋德</person>  孫既霑高苑人                    
【322】施鏡光福建人舉人講學論文有知人之鑒陞知開州 牛攀龍平都人 周 愰遼東人    清 要弘濟河間人歲貢 以下順治年分  韓景琦潍縣人歲貢 姜繼耀掖縣人歲貢 孔印標曲阜人歲貢重修學宮居官有體歷陞竹溪縣令    孫啟元棲霞人舉人陞知吳縣 以下康熙年分  張承祖平陰人歲貢陞山西崞縣令 
【323】孔毓喬曲阜人舉人有傳 陳 忱滋陽人副貢 楊翹生單縣人貢生 司中禮嘉祥人副貢 劉之光潍縣人副貢 薛世基膠州人副貢 以下乾隆年分  
<person>王好禮</person>  王 嵱臨邑人拔貢 沈佐清歷城人拔貢 
<person>趙乃普</person>                        
【324】王元坤章邱人拔貢 王方義鄒平人恩貢 以下嘉慶年分  高中謀淄川人舉人 史二酉德平人恩貢 以下道光年分  李樂源歷城人廩貢 袁文陛長山人廩貢 楊樹屛海陽人增貢咸豐元年任 李雲昌博山人增貢 以下年分無考  劉思章濟南府人舉人 張保孫齊河人拔貢                  
【325】葉鳳書德平人舉人 王一峰沂州府人歲貢 陳海觀莒縣人歲貢   訓導 順治十八年裁訓導留教諭康 熙三年裁教諭復訓導    明 李 瑢見修學記 朱文澄道州人舉人 徐 普仙居人歲貢 仝 琜安邑人監生 產 瓘望江人歲貢                  
【326】黃 壽蒲江人 宋 建西安人見修學記 潘 鼎金壇人 
<person>李 容</person>  史 誼平鄕人舉人性樸實誨人不倦陞國子學祿孝聞奉詔旌   表 蔣元吉晉江人歲貢 劉 堂内邱人歲貢 魏文臣合肥人歲貢博學善詩陞趙府教授 江 誥當塗人歲貢 
【327】鄒 智西安人歲貢 韓守中遷安人歲貢剛正不阿亦賢師也 屈文祥新河人歲貢 李從仁新河人歲貢 李宗茂林縣人歲貢 王邦彥山西人歲貢 張自化衡水人歲貢 黎元卿進賢人歲貢有傳 趙 府陜西人 張大倫漷縣人歲貢                  
【328】張朝剛朔州人歲貢 陳 範臨淮人歲貢 田 畯陽城人歲貢 許 言易州人歲貢 楊 恆仁和人歲貢 劉尙仁交河人歲貢蒞任五載無疾言厲色陞教諭 許 爠嘉興人歲貢 蒲 新西和人歲貢寬大平實陞莊浪教諭 李 柏滋陽人歲貢清謹有聲 牛拱元胙城人歲貢                  
【329】魏 郭聊城人歲貢 單之慎滿城人歲貢 張思敬華亭人歲貢善詩尤工於書陞如臯教諭 王憲章堂邑人歲貢 趙履素保定人歲貢 宋德亨冀州人歲貢 侯 潤容城人歲貢 羅萬象長葛人歲貢 蒲朝樞登州人歲貢 王茂英甯陽人歲貢                  
【330】張 德清水人歲貢 王道明掖縣人歲貢 胡汝恆巢縣人歲貢 王家彥諸城人歲貢 任之重永人歲貢 劉之任高堂人歲貢 周學曾滋陽人 羅俊文遼陽人 馮康世嘉祥人 靳 斗安邑人歲貢                  
【331】   清 劉   高堂人歲貢 以下順治年分  展 玠萊陽人歲貢陞淄川教諭 陳經綸蓬萊人歲貢待士有體不事苛責陞曹州學正     張振鷺邱縣人歲貢 李時英曲阜人歲貢教訓生徒講學不輟 孔尚賓曲阜人歲貢樸實長厚 程 式汶上人歲貢 以下康熙年分  馮 潢諸城人歲貢 孔貞範曲阜人歲貢 
【332】郭中立單縣人歲貢有傳 姜允載萊陽人歲貢 李振彥金鄕人捐貢陞任中書 林調鼎棲霞人歲貢 李天柱平陰人歲貢 房膺甲益都人捐貢 林廷選寗海人歲貢 張 需諸城人歲貢 穆廷相益都人歲貢 以下雍正年分  張文燦福山人歲貢                  
【333】曹維寧安邱人歲貢有傳 以下乾隆年分  侯 觀陽穀人歲貢 吳衍璣鄒縣人歲貢十四年任 劉 燦昌樂人歲貢十九年任 王式軾冠縣人歲貢二十二年任 以下失考  張 驊履歷無考四十九年任 李 栻壽光人歲貢五十八年任 湯執中陽穀人歲貢十五年任 以下嘉慶年分  陳鎭九歷城人舉人十五年任 劉龍光恩縣人歲貢十九年任              
【334】高丙謀淄川人拔貢二十年任 朱光碧聊城人舉人二十四年任 陳錫周昌邑人舉人十八年任 以下道光年分  王德全壽張人歲貢二十二年任 靳春泰聊城人歲貢二十九年任 郭鵬雲章邱人舉人 以下年分無考  李興典曹州府人歲貢 高連俊青州府人舉人 李毓珉博興人拔貢 王彭年新城人舉人 民國元年裁              
【335】武秩    國家圖治安不忘危職官而外又有駐防文武和衷民乃攵    靖豈曰噲伍而略之 邑人張鑛     晉 邵 續字嗣祖魏郡安陽人懷帝時為樂陵太守屯兵厭次孤危   無援權附石勒勒以續子乂為督護屯黃巾寨既而段匹磾在   薊遺書招續同歸江左續將從之其下諫曰棄勒歸磾任子危   矣續垂泣曰吾出身為國豈得顧子而為叛臣哉遂絕於勒攵   被殺帝以續為平原太守為勒所執不屈死之按晉史邵續為   冀州刺史時段末柸攻段匹磾破之匹磾謂續曰吾以慕義破 
【336】  家君不忘久要請相與共擊末柸續遂與追擊大破之匹磾與   弟文鴦進攻薊石勒知續勢孤遣石虎攻之續身出擊虎虎伏   騎斷其後遂執續使降其城續呼兄子竺等謂之曰吾志欲報   國不幸至此汝等努力奉匹磾為主勿有貳心匹磾還與續子   緝等固守虎送續於襄國勒以為忠釋而禮之吏部郎劉印言   於帝曰北方藩鎭惟餘邵續如是為虎所滅孤義士之心宜發   兵救之帝不能從聞續已沒乃詔以續位任授其子緝段匹磾   乃屯兵厭次後石勒又使虎攻匹磾於厭次使孔萇攻其統内   諸城悉拔之文鴦出戰力盡被執罵賊不已匹磾欲歸朝續之   弟洎勒兵不聽與緝竺等出降於是幽冀幷三州皆入於趙續 
【337】  與匹磾文鴦皆以不屈見殺按此則邵緝邵洎邵竺與段匹磾   段文鴦俱屯兵厭次者也緝洎等不足論匹磾兄弟亦能忠於   晉者何可沒也    按段匹磾文鴦俱屯兵厭次而忠於晉則舊志於邵續之下    何難幷列其名今按邵續為樂陵太守厭次乃其所屬忠晉    拒勒城以邵名允為保障匹磾為其弟末柸所攻乃歸邵合    兵擊賊自當以邵為主主客之分也後劉崐勸磾移駐厭磾    不能次從難以並論然而磾遺書於續同歸江左至死不移    文鴦百戰捐軀英魂烈烈已於郡傳中互見之何必名哉    清 
【338】王三才順天人初為總旗率其麾下十五人戌陽信至夜賊衆百   餘騎潛入行劫吏民驚散鄕勇王均獨踞北城放炮遙擊賊衆   驚潰不敢向東突出西門公嬰城射賊斷其歸路應絃而倒者   數人斃者一人麾下士亦戰死一人既而糾合鄕勇追奔百餘   里斬獲甚衆事聞陞德營把總詳載周襄袞先生叙 宋建業濟寧人千總老誠持重兵民安堵 胡來申青州府人把總 彭延齡登州人把總 白 璞文登人千總 徐虎登州府人把總 
【339】張 豹登州府人把總 王延新登州府人把總 張 豸三山人把總 王君相沂州人千總 張廷樞順天人把總 李必勝蓬萊人把總 陳義士惠民人 以下俱外 委把總 鄭騰霄惠民人 高攀基惠民人行伍 于 浩文登人行伍                  
【340】石 瑚惠民人行伍 周文魁惠民人行伍 高得成惠民人行伍 吳永明惠民人行伍 耿世為惠民人行伍 翟 珣掖縣人行伍 錢永勝歷城人行伍 崔永貴歷城人行伍 陳萬策歷城人行伍 陳元貞歷城人行伍                  
【341】王延之日照人 謝雲鵬惠民人 勾慶翥濟南人 宋繼成惠民人 陳慶承德州人 韓殿奎兗州人 丁俊臣歷城人 王星五惠民人 沙全順兗州人 尹鴻太惠民人                    
【342】仙錦春兗州人 宣統三 年裁撤                                   
【343】循吏    漢代循良之吏盡為之立傳故今讀其書者徵其事考其實    而因以想見其為人雖千百世下猶膾炙人口而勿衰蓋名    之必思所以永之而永之不可無以傳之也陽信循良之長    代不乏人周公䖍森邱公天民訪羅舊聞各為之傳矣夫德    業堪傳者先型之美也杞宋無徵者後人之恥也陽志垂八    十載未修凋殘剝落幾歎墜緒於茫茫 允深  為付之剞劂俾    新猷舊業爛然一新而後之有志龔黃者咸得按實錄而思    景仰焉庶不負二公修明之志也夫    漢 
【344】王 貞字子守太名人元帝時為陽信縣令時值大祲發倉濟饑   事聞怒其不請遣使逮問貞曰聖王愛民微臣不能奉宣德意   罪復何辭帝笑而旌之    史稱漢代多循良舊志所載惟王公一人豈其餘盡不賢哉    特以文獻久闕遂致草木同朽實心實政名湮没而不傳者    蓋不知其幾父母也桑田滄海而杞宋無徵當亦有幸不幸    焉    明 王 廷洪武初為陽信縣令時當草昧百廢俱興而公私不擾 蘇 起安平人永樂三年由監胄為陽信縣令慎密有為一介不 
【345】  苟有大户數人匿金於盒以葡萄覆之遺公公覺發其事中外   凛然不敢干以私剖斷無滯民歌之曰苦如蘖清如冰明如鏡   惟蘇公入名宦祠 白 旻字彥和保安人由監冑為陽信縣丞謝絕私賄創常平倉   流移復業蠲其徭役資以牛種貧不能婚者資以帛絹豪猾相   訐片詞立斷草竊奸宄躬自絹捕積年逋賦酒醴勸輸而奔走   恐復捐貲設館監造黃册不勞民力期月已完旱蝗為災齋誠   步禱靡不立應蒞任五載歲稔民和乃告於其長及僚屬官吏   恢廓學廟聞於上臺都憲年公富賈公銓稱為治行第一贈幣   褒慰既而令缺男婦八千餘人合詞叩閽請授為令益厲冰操 
【346】  化美俗淳幾於刑措巡行郊野勸課桑農男不積薪女不紡綿   者薄示懲責以警游惰九年之內增里三十有六增户四千一   百增丁一萬三千二百造書舍於學宮以延多士祁寒暑雨講   讀不輟成化弘治間眞儒輩出李遜唐愷韓荆毛思義董琦俱   為大賢公之力也入名宦祠    天順以前民氣未復慮始樂成類多循吏從此而成弘繼治    海內乂安雖有賢能有司無功可見民生其際一何幸也正    嘉而後賦重差煩閭閻疾苦因時補救民賴以活則良有司    之力居多云 劉 準字平仲曲陽人嘉靖四年由鄕貢知陽信縣事邑當劉六 
【347】  之變百姓流亡縣治邑城傾廢十五年凡經數令歲一修築民   勞且費侯至一見惻然廣招徠勸農桑省刑罰均徭役明節儉   休養生息與為更始既而歲饑捐俸勸賑請免稅糧發倉數十   石全活甚衆蒞任三載政和歲稔乃謀於其丞楊公銓魏公瓚   移文當路修舉百廢民忘其勞陞延安府判後轉為守 徐九臯字遠卿餘姚人少年博學私淑於陽明先生舉進士嘉靖   九年初授為令廉靜不煩胥役歛手清田賦緩催科建社學立   教規延塾師以訓生徒作敬一亭勒箴于石以垂鑒戒增預備   倉以禦荒歉置養濟院漏澤園以恤焭獨前此千七百年文獻   久闕博採見聞纂為邑乘陽信舊無志肇始自公尤創舉也邑 
【348】  紳言事切直左右皆驚公獨笑納既而紳死奠禮有加且垂泣   曰是吾師也從此不復聞教矣其樂善有容類如此行取御史   至大參 李應奎字文煥白水人嘉靖中由鄕貢知陽信縣丰姿雄偉言論   切直遇事敢為豪右歛跡值歲䘲仰天長號條陳弭盜救荒各   十事為民請貸上不許曰斗粟三錢貸未晚也侯大哭曰斗粟   三錢邑無民矣何以貸為上鑒其誠發倉二萬石民賴以活年   餘而卒聞皆垂泣 徐 敦字叔厚太倉人嘉靖二十八年由進士為陽信縣令弱不   勝衣而聽斷如神肅綱紀抑豪右勤撫字緩催科修文風臺育 
【349】  才造士講學不輟陽信之科第聯翩皆其力也行取御史至少   參 王維甯興平人嘉靖時由進士為陽信縣令清白似水聽斷如神   緩催科省刑罰蒞任數載盜息民安邑無争訟人比之趙廣漢   云陞知解州至大參 張崇功字惟志大名人嘉靖四十三年由進士為信陽縣令勤恤   民隠不求近名渾厚寛和專以德化維時學宮久廢公與教諭   劉萬里捐俸勸修不煩民力告厥成功歷任山東按察使 丁元復字仲心常熟人隆慶五年由進士為信陽縣令練於政事   修敬一亭以崇文教月朔望日延多士於明倫堂講學行禮士 
【350】  風一振行取御史入名宦祠 鄭 札字伯文澄城人萬歷時由鄕貢知陽信縣事精明渾厚首   除羡金省刑緩徵追呼不擾民間搆訟諭以情法各自悔悟而   去蒞任數載蝗不入境歲稔民和冢宰楊夢山曰陽信鄭侯古   循吏也官至兩淮運使武世舉請入名宦祠 吳世賓字汝嘉衡水人萬歷九年由進士授陽信縣令幹濟有功   迎機立斷遠邇稱為神君行取御史    張鑛曰按陽信地皆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三尺二寸五分    為一步吳侯奉旨丈量廟祠丘壟道路盡為蠲除步用三尺    七寸五分意在厚民上臺怒其缺額每畝外加三分仍合三 
【351】   尺二寸五分之舊從此遂以為例實亦未嘗加也不知者乃    歸咎於侯抑獨何哉 朱大紀字廷肅中牟人萬歷十二年由鄕貢知陽信縣事蒞任未   幾布政司發銀二千兩檄修磚城百姓驚惶莫知所出會直指   使按本州公率紳士王子惠等極言城不可磚狀繳還原銀厥   復乃罷既而疫厲大作設惠民局延醫施藥民賴以活前此六   十餘年縣志久闕敦請邑士趙清波開館纂輯而自為鑒定置   鄕約所講讀聖諭因時修建百廢俱興    張鑛曰陽信城不可磚非第民力絀也瀕海之邑磚易鹻濫    三十年變成瓦礫不可復築武定州城可鑒也而且邑有興 
【352】   作中外視為奇貨差押包攬剝衆分肥歲一修築而單薄益    甚萬民膏血即不足惜吾邑數百年之金湯將盡壞於奸頑    之手豈不大可哉 傅商弼字湯霖河南人由進士為陽信縣令才思精敏虛懷樂受   惟恐有過誓不苟取釐剔中外胥役奉法惟謹興學造士舉行   鄕約增置厫倉義田義塚皆有功德於民陞刑部主事人懷其   德為立生祠 武世舉字文薦大同人鄕貢萬歷中知陽信縣事邑城四園濠濶   二丈橋梁久缺每一修築中外視為奇貨冬補秋壞歲以為常   侯至親臨監造一勞永逸從此四十五年邑無修橋之令既而 
【353】  沿海多故撫院檄修磚城侯知城不可磚親詣兩臺力請報罷   講讀聖諭刊為圖解延行教戒民用以和增預備倉修大成殿   因時措置百廢俱興謀諸學士大夫延請趙清波先生博採見   聞重修邑志陞青州府海防同知轉鹽運司同知 張志芳山西陽城人萬歷四十年由鄕貢知陽信縣事首嚴加耗   之禁一無所取月朔望日延多士於明倫堂問民疾苦出示六   鄕七十二里各舉孝弟醇良者造為一册朔望日立於旌善亭   内其不孝不弟奸民竊盜飲賭無賴者造為一册朔望日立於   申明亭内行學延士畢回縣升堂善者送以鼓吹不善者薄示   懲責置鄕約所宣讀聖諭自為註疏數千言物理人情王法天 
【354】  道備極精詳刊布里社初二十六日親臨講解化美俗淳邑無   爭訟巡行田野勸課農桑訪求烈女節婦次第旌表復其徭役   年高有德者給以扁額鰥寡孤獨收入養濟院内一時無失所   之民乙卯四十三年旱蝗為災巡行點閱鳩面鵠形者八千一   百名口具文申報分置二十七廠請發稅銀積穀德州倉米煮   粥施賑婦女老幼越境就食之民各增數廠並前四十有四日   與一二僕從敞袍羸馬奔走於饑民廠中餟粥飲泣艱苦備嘗   而且鮮飽之民瘟疫大作延醫唐甲第馬三登日夜療治死則   給蓆瘞埋抛棄嬰兒給穀收養月一省視驗肥瘠為賞罰豪猾   挑販治以重法饑民無賴白晝攫金者與衆棄之隨泣杖下曰 
【355】  吾為父母而使民窮為盜責將誰歸極欲衆生之如善良何三   尺法不爾貸也辰已之間饑民益衆請發冏金數千兩太倉米   數千石通融賑濟二萬七千四百一十八人戊午四十六年雨   澤始沛流移未復出示招徠資以牛種巡行勸課休養此饑寒   勞瘵之民少有起色侯已陞任去矣歷今六十五年言之有餘   痛也侯愛民如子痌切身冬一布夏一葛餟粥飮水以勞萬   民諸上臺皆敬禮之薦章屢上當事疑為得重賄匿不以聞邑   紳李如檜時為部署極言苦狀當事曰公為父母也無賄安得   薦第弗及於我輩耳中使自南來所經郡邑供具豐美侯獨蔬   茗以待中使曰先生廉吏也清流之味勝於醇醪烏用是肉食 
【356】  者為握手至寢室見其囷中麄粒案上菽芽緼袍掛壁間老僕   煮粥此外無一人一物歎良久即命起行維時已一鼓矣中   使至京師言於當路曰天下好官惟陽信一人耳七載不遷如   公道何諸先生當自愛也始陞長蘆刺史去之日流民圖歌數   十卷攀轅而泣者三百里猶不忍釋侯立辭衆羅拜曰父母去   矣民無依賴願留一言以為訓侯曰屈死莫告狀窮死休做賊   兩言未竟泣下數行左右皆哭如失怙恃厥後十餘年樂陵張   中丞潑為直指時按澤州欲匾其額為天下清官第一左右曰   有易一字為廉官第一左右曰有中丞曰非此不足以當公非   公不足以當此歎良久扁其額為天下清廉第一 
【357】   張鑛曰詩云父母之德欲報罔極張侯之牧陽信非第父母    已也卯辰歲旱人且相食為父母者不過饑餓輾轉相顧而    泣甚至鬻女鬻男求緩須臾之死而亦有所不恤焉侯獨日    夜憂勞設法賑濟父母之所不能全者侯皆有以周之也萬    苦千辛僅獲一字之報積水而敞聞者痛心修補未遑而物    料磚石竟為奸頑所乞請者固無足論矣與者獨何心哉幸    今二十餘年奉俎豆於縣署之佐固知天理之在人心有非    若輩所得而掩者 張守約陝西三原人天啟中由鄕貢知陽信縣事薄於自奉饒有   吏才胥役冗雜裁汰如制肅清公廨創立關防分班宿直而玩 
【358】  法者歛手前此府役下屬如虎而翼侯獨應事敏捷不假時日   若輩無以藉口而嚇詐不行公務文移悉由遞舖境内無上差   之跡發奸摘伏片詞立斷秋糧夏税手自持衡微有羡金計錢   以抵曰吾民遠來恐無剩資得此可圖一飽由是仁聲藉甚遠   邇歡騰不督責而公賦蚤完旬日升堂放告投文竟無一事侯   大笑曰官清民自安也    清 周 樸字器先直隸密雲人順治丙戌聯舉進士釋褐為令時海   内初平人心惶懼廉知其延紳士於堂曰律設大法禮順人   情父母之謂何而以武健為也一意撫綏人心始定既而濟南 
【359】  草豆急如星火約費三千餘金力為申請得減其半明季官牛   五百領使一隻歲輸粟二石歷年既久牛盡人亡竟成苦累侯   以前朝事盡為豁免隆禮紳土愛養斯民釐剔中外與為更始   乃以拾遺事誤詿彈章百姓驚惶恐失怙恃紳士父老赴闕懇   留中途遇難者四十二人而侯已解綬土寇百餘騎伺隙入劫   庫銀三千金窮無以抵未幾而紳士父老踴躍樂輸不旬日而   三千已完事聞上臺益加愛敬拾遺事不辨而自解焉事平將   謀歸里邑之紳士父老及四十二家之父兄子弟合詞懇泣迎   請其太公襄袞先生長山縣令諱懋臣者歸養於信歷今三十   七年官不負民民亦何負於官者上好仁而下好義蓋至此而 
【360】  益信也 杜 鎭字子靜直隸南宮人順治十七年由進士為陽信縣令邑   田萬頃正供四萬二千兩而雜項增倍加以民間逋賦一萬四   千七百餘兩官參吏逮一時並徵執票執簽既有定例嚴刑之   下又有舊規剜肉醫瘡求緩須臾之死逋欠益從此而甚焉侯   至惻然曰官吾同胞民吾子也恩赦可援立而視其死與而且   民間膏脂止有此數加增於例外勢必虧損於額中顧此失彼   非盡百姓之過也力請諸上臺盡為豁免官收吏解毫釐不取   於閭閻出示六鄕通行曉諭敢有指稱餘米添針里長公費索   取一錢者立拏重究甫三月仁聲洋溢遐邇歡騰仝力急公子 
【361】  來恐後不督責而輸納蚤完鳩工庀材建厫倉於縣治五十三   步左右分列親臨驗收閱旬日而已完閱旬日而已運隨漕經   費照例全支群下無以藉口而攤派自除期月間令行禁止吏   不作奸民不為盜里社無胥役之擾境内無上差之跡窩犯逃   人聞風出首官給安家銀四兩路費二兩解役執批各二兩邑   士唐國賓等忠實被搆力為昭雪保全數十家百姓安堵嘗曰   市廛不與胥役争里社不與市廛争窮鄕僻壤得哀控於長吏   之前者必有萬不獲已之苦情也片紙入公動經旬月城狐社   鼠障日瀰天少不加察鄕愚之屈死多矣其曲體民情又如此   本邑紳士率多疏拙僕隸下人不無出入侯至就事論事不假 
【362】  貸亦不吹求紳士往謝則曰僕役作奸聞於家長必無之理也   事關大體不過代行教誨耳法如是止何以謝為他如祭祀鄕   飮必誠必厚隆禮多士相與有成聞有細行不矜出入名檢者   亦必反覆曲諭令其自新不忍棄諸宮牆之外賓興季考奉裁   已久捐俸舉行且加厚焉前此之所未有也侯家世豐裕輕財   好禮疾惡嚴而存心則厚為政十七月不棄一物而諸弊盡除   省民間十萬餘兩善者愛之為慈母不善者畏之為神君徵為   内閣中書去今二十二年民懷其德建生祠於縣署之左崇祀   名宦 周䖍森字天予武進人由捐貢為陽信令精明勤敏凡有益於民 
【363】  生者無不實力奉行蒞事數年百廢俱興如修聖廟學宮城池   祠宇悉解廉囊邑志久不修特請名儒從新修纂文獻賴以不   墜其他善政多端難以枚舉 
<person>孫灝如字</person>   江南崑山人由副貢知陽信縣事聽斷詳審能得   其情從不聽胥吏言每語人曰本縣鐵耳群議不能撓也精於   理學於士多所造就以大計解任去之日闔邑餽贐祖餞數十   里不絕 喬壯受字漢傳山西猗氏縣人由舉人知陽信縣事待民以寬治   胥吏無少假借力清漕糧宿弊令民自提斗斛收役不得顆粒   侵漁歲歉煮粥濟饑全活者多人民間子弟有不能向學者為 
【364】  設義學兩處事事皆捐俸為之尤留心學校每月課諸生於庭   飮食之為銓發題義辨文體亹亹如巖師之訓其子弟通夜不   倦病卒於官民思其德舉入名宦祠祀之公之子長成進士次   中省元又次亦舉於鄕人謂循良之報云 龍海見字禹濤廣東順德縣人康熙五十四年以舉人為陽信令   居心仁厚好施予捐修學宮煥然一新營房久廢侯重建正堂   三間東西房各六間以為武弁訓練之所四門橋屢修屢壞地   方借端漁利侯創修板橋閭閻永免修補之累朔望宣講上諭   積久弗懈設義學二三處朿修金各二十四兩勤月課分别獎   賞以示鼓勵善賦詩遇上憲觀風輒手製焉以為士子楷模歲 
【365】  科試童子題亦然賓興給以卷資自一兩以至三四錢不等公   車北上每人贈銀五兩遇邑紳有喪必親往致奠羊豕實備外   兼有賻儀或十兩或錢十餘千吏民有不能婚娶者輒予以聘   金有寒士丁又傑貧而介僦居東關侯稔知其艱辛年底遣吏   以三千周之彼未嘗有片紙祈哀也辛丑歲歉學使檄催試事   侯念士子艱於資斧每人賜錢二千合文武生共費五六百千   解餉西陲勤且勞者也一時州縣多托故推諉侯毅然就道驅   馳萬里辛苦備歷返斾特加軍功三級紀錄八次由是益勵清   操宅門自守不閱邸報越丙午予告回籍去之目民為易靴以   志遺愛闔邑泣送如失慈父母焉著有反哺吟載藝文誌 
【366】呂鼎祚字元臣河南偃師縣人由進士知陽信縣事邑民錢糧積   欠者十餘年舉家逃亡者十八九公不忍鞭朴自甘下考操行   廉潔俸金養廉外一毫不苟公事不足則捐養廉以充之忽以   無故去官人心憤激市為之罷解任後虧空倉穀六百餘石囊   空莫補士民爭先捐輸不閱月而代完焉事白旋里邑民留公   不得涕泣悲號者盈道左也 周來邰號浴齋山西祁縣拔貢法令嚴肅審斷明決非要犯人不   許扳拉多人非奸盜不許牽連婦女執法如山民不敢犯以東   省能員調昌邑令 邱天民字次衡湖北宜城人其先故明相國鞠懷公裔也由拔貢 
【367】  知陽信縣事清田賦修學校嚴保甲明臧否凡邑中公事利為   之興弊為之革事無巨細而綱紀畢張至懲奸發覆尤號如神   東省老瓜賊案叠積如山狐鼠滅跡所在有司數十年莫能踪   跡之公連發數十案殲厥巨魁而根株淨絕迄今商賈旅人得   無羈旅之阨者皆公之賜也上臺器重之特膺循卓上考迺公   尤以創垂久大為心手新邑誌訂有底草會調任兗州之滕縣   而止 允深  承乏以來蕭規曹隨竊幸典型未遠而邑乘久湮咎   將誰諉為之即其原稿删繁增簡登之棗梨以永垂不朽雖間   出杼軸而罔非率由舊章所以竟公之志亦所以紀公之績也 孫 銓字鑒堂號少迂江蘇崑山人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孝廉由 
【368】  南滙學博遷陽信知縣政簡刑清工書畫墨竹宗夏仲昭山水   宗元四家寫生得白陽筆法亦兼惲法為成邸所襃賞集諸名   家法書摹勒入石名壽石齋帖為時珍重見秦逸芬桐陰論畫 羅夢元湖北南漳人嘉慶一十三年以春元來宰信邑初到時行   李困乏贏縢履蹻小車一輛夫婦二人上載紡績具敝草帽突   至衙前如過客未有知其為邑尊者蒞任後每三八日於公堂   風簷下憑一小几危坐令吏呼放告無論老幼男女片紙隻詞   一槪收入從前陋規全行削除黠吏貪胥朿手歛跡至剖斷曲   直如燃犀燭照一無遁形且數微行不令僕隨與村嫗野叟時   道家常民間疾苦無不洞知勤政半載民頌清天迨卸任時仍 
【369】  一小車而已萬民攀轅遮留三日未得出城 恩 福正藍旗滿洲人由擧人知陽信縣事為政以慈惠為主每   屆春秋單騎至村落間問歲豐歉及民所疾苦所過之處環觀   如堵下馬與鄉人語導之以善肫然如家人偶遇争鬬者即立   予判決多雜以恢諧而酌情準理務得其平無不各如其意以   去期月之間縣人向化境鮮盜賊 多 瑞鑲白旗滿洲人由監生知陽信縣事果决精明滌煩除苛   關心民瘼訟牘皆親自披閱駮者多準者少一經批準立即傳   訊曲直既明速行結案嚴究盜賊絕不以株連累良民一時有   斷案如神之號鄉人至今猶稱頌不置焉 
【370】孫長順鹽山人以拔貢知陽信縣事初下車承鹽匪蜂起之後有   膽略單騎出城邏巡鎮壓宵小斂跡一日深入匪巢有數人執   戈相嚮公曰吾乃新宰孫某非舊令尹也人皆投戈羅拜握篆   數日一境肅然公署首門撰聯云有一日閒各勤爾業無十分   屈莫入吾門可想見其為人矣 徐家傑字偉侯順天宛平人原籍江蘇宜興縣清道光甲辰科舉   人丁未科進士山東即用知縣同知丁卯蒞任本縣下車伊始   集紳耆議修城垣明年而捻匪擾境鄰邑如直隸之滄州南皮   鹽山慶雲以及海豐賊至皆陷而邑城獨完衆於是服公之先   見至其提倡文學整頓書院士子多蒙教澤文風為之丕振同 
【371】  治庚午秋調充鄉試同考官是科亞元為邑人蔣君離明即出   公房所薦亦即公平日校閱書院月課所賞拔士也衆又服公   之卓識云 謝克勤直隸順天府大興人供事咸豐元年任陽信典史性耿介   行廉隅容貌崖岸布衣粗糲無僕婢妻如農家媪子女盈庭俸   薄不足以養常於鄰民借貸或粟或米即就其磨具令妻子親   治之貧窶如此包苴一絲不行有女許字縣正堂徐第三子徐   聘以重金謝厲聲曰吾非鬻女也擲之地徐慚顏謝之 廖福景福建人以拔貢知陽信縣事承辦文廟一案雖未顯彰前   任之過而諸事翻案力為文人吐氣重性理學善書法每月課 
【372】  必躬親甄别口講指畫盡循誘之責攝篆三月文風丕振萬民   頌德恭送匾額曰撥雲見天捐廉重修魁星閣工未竣陞遷去   猶飭差送魁星木像其熱心文教如此 韓 釗字貞一直隸樂亭人以進士實授惠民調署陽信縣事首   以愛民為心承辦流抵一案太守按臨公查前弊合盤獻上於   是民間始知流抵之說糧銀一項户書舊弊化火補色捲尾添   毫任意上下其手公禀請上憲祈酌定額以一兩三錢四分五   釐納正銀一兩此外分毫不得增加並刻石置關岳廟内以垂   永久公德涵學粹注重月課所取文字皆國初大家一派文學   以是蒸蒸日上斷獄詳慎不矜才氣有惡棍誣辱正人婉言詰 
【373】  之令其自屈並不過怒以激後患去後民皆感念不置 黃光熊廣西梧州府容縣人舉人來攝信篆蒞任三日斷一盜案   獄成而孚官聲丕振諸事力矯前弊凡在胥吏白眼視之法肅   刑嚴不稍寬貸若在黎庶溫溫如老嫗絕不使有畏懼心三月   之間頌聲遍閭里宵小雖側目未嘗少恤也 曾廣運字雲摶四川叙州府隆昌縣人進士於光緒壬寅春來握   信篆觀風問俗興學重農捐廉抽規置書百餘種存於鋤經書   院講堂之西偏室立匾題額有存書記令諸士子披閱勤者有   獎勵夏大旱設壇祈雨跪暴日中爇香三捧連祈數日同寅皆   託疾不出獨跪燥陽下科頭流汗易時不動見者感泣秋黃水 
【374】  決溢公力主障馬頰北岸霪霖數日冒雨督工霑體塗足誓以   身死力防民不忍後堰日增高保全北方一帶萬民感頌卸任   時劉應角作餞別詩三十韻長古一篇内有挹來巴蜀一囊雲   散作倪城三月雨之句又有鋤經院書有時蠱馬頰河水長千   古河水千古亦有變公名永著循良傳之句壽七十餘歲 繆潤紱字東麟瀋陽人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十月由日   照調署陽信時當庚子國難以後清庭變法令省府州縣各建   學堂陶鑄人才先自心理建設始潮流所趨不可或易也士庶   不察群起非議乃毅然以革新自任又刻刻以醵資擾民為烱   戒藉廢寺之地與材剏建規模宏廠之高等小學一處因公地 
【375】  與款設初等小學若干處捐毛行漏規以為常款選博學通達   之士充當教習考拔百數十穎異學子肄業其中案牘餘暇不   時到校考校課程就學生程度判教授優劣以為獎叙全縣人   心鼓舞學堂蔚起一時學風丕變人盡踴躍向上舉平素因循   泄沓之積習廓而清之至今畢業諸生之轉陞專門各大學及   為社會國家服務者在河北諸縣裦然稱首其所造就者宏而   收效亦甚遠矣又復勤求民隠如懸鑼招告置匭收呈則土豪   斂跡重整班房當堂收發則衙蠧朿手重建鏑樓募練巡丁則   四境安謐閭閻無驚經營擘劃又皆躬親為之不假手他人非   精力過人能如是乎每逢開審士民環而觀聽者千數百人任 
【376】  何呈詞無不遂收遂批遂訊遂結即多年積獄三木不事而盡   得其情人咸服其神斷凡百建設需款不貲多薄於自奉捐廉   濟之可為難能者矣去時賦詩二章以誌別迄今幾念年矣士   民追思不已猶蜀人之思文翁也 盧樹瀾字海如湖北黃岡人附貢生知陽信縣事席繆公治績承   宣不替無事更張一如曹相國遵何約束者然清而不刻勤而   能慎以敬奉上不急邀功以簡御下不假實權民受其賜而皆   不知者公之德也 梅汝鼎字貞伯江西南昌縣人以翰林來宰信邑正值新法初變   之秋公以一身維持其間心主和平政尚清簡功令急緩行之 
【377】  税課嚴寬收之不邀功亦不市惠不背上亦不殃民稀準呈儉   出票省刑罸亂離之民追逋無累卸任後人皆思慕不置焉邑   人多有以詩送之者節錄於藝文誌        
【378】師儒    昔胡瑗設教蘇湖三十餘年弟子三千為經義治事二齋以    教故學者多適世用他如鄭崇匡衡張九齡范仲淹莫不膺    師儒之任以傳道於吾徒而聲施於後世使天下擁臯比者    盡如胡瑗輩大道之行三代之英可復見於今日矣考之舊    志得五人焉今亦如之現在者例不得錄也    明 陳仲爵高安人由歲貢為陽信縣教諭博極群書多所發明尤能   遵行古禮為多士先東土人識與不識皆以夫子稱之 吳守蒙歙縣人由鄕貢為陽信縣教諭前此生徒謁見有常儀為 
【379】  束修公至一切却之教訓有法陶成甚衆陞衢州府教授 楊繼文號冰壺容縣人由鄕貢為陽信縣教諭講明諸禮教訓生   徒裨益甚多陞海豐縣令勤恤民隱有循吏傳載名宦志 劉萬里密雲人由歲貢為陽信縣教諭寛厚清潔講明道學久而   不厭至若修飭廟宇自出俸銀為多士先尤難能也 黎元卿進賢人由歲貢為陽信縣訓導貌朴性直學博行古日坐   齋中與生徒講解經義士子賴以發科者甚衆陞寧德教諭    清 孔毓喬曲阜人舉人聖裔司鐸陽信時廟貌傾圯祭器殘缺多方   措置務求完備立條約以規士夫先德行而後文章年逾七十 
【380】   而講學論文無虛日焉陞萊州府教授 郭中立單縣人康熙三十年由歲貢司訓信邑資性絕人學問淵   博間有未見之書輒親往借觀得即於途中翻閱未及學署旋   遣役送回人疑其未嘗遍覽及歷叩之則口若懸河不遺一字   喜衡文遇擊節歎賞處圈點所施往往自下而上由後而前蓋   一目睹盡無俟逐行挨視也一時諸生賴以成就者甚衆 曹維寧安邱人以歲貢任陽信訓導沉潛靜穆終日危坐肅然如   對大賓時與諸生講論披卻導窽皆中理解及論辨已竟則仍   恂恂自持邑士咸服其涵養  
【381】  户口志    建國權輿厥惟户口散漫無紀莫如中國户口不清斷難按    人口籌畫生計茫茫禹甸紛亂有窮期乎必也户口既清秋    熟後按口計糧有餘則售所羡以裕金融不足則設計輸糴    以資補助即人浮於田亦宜預籌移民就墾政策炎黃子孫    庶幾有豸豈徒便征收裕國帑而已哉 邑境舊分六鄕命名於宋六鄕領七十二里後為六十二里不知   始自何時清宣統元年籌辦自治局劃為六區户口屬焉茲將   現查户口數開列於後    六鄕原名